之前朱元璋规定的,「每百户所十门火铳」的配置,一些卫所其实都跟不上,更别提朱允熥往后肯定还要在军中一步步完成冷兵器到热武器的迭代了。

可以想见,这个需求缺口是巨大的!

现在炼丹司生产出来多少枪,以后就用得上多少枪!

而且。

火绳枪到燧发枪再到针击枪,难度和复杂程度都在涨,什么时候能出下一代成品,朱允熥现在也说不准,中间这么大的时间空缺,这产能不用白不用!

任何东西物事,都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

再说了,我国军事传统是什么?——发布一代、 保密一代、研发一代——时时刻刻得有底牌在不是?

朱允熥心里或许有多方面的考虑,虽然他说出来的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考虑,但汪锦年和其他人也都是听得明白的,当即面上露出恍然之色:“是!陛下!是微臣愚钝了!”

朱允熥淡淡一笑:“今日这效果朕也算是看过了,已经很是完善,再加上汪锦年的瞄准装置,调试好了你们就直接安排开始生产吧。”

“这么短时间能捣弄出这样的结果,也算你们难得,更算你们有大功!待最后成品投入生产,朕一并给你们论功行赏!”压力得上,动力当然也得上。

在绝大部分情形之下,什么情怀也好、理想兴趣也罢,都比不上真金白银来得实在。

要让马儿跑,当然得让他们吃得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个道理朱允熥还是懂的,所以他对下面真正重要的事情,从来不吝赏赐。

闻言,众人纷纷目光一亮——好处,是没人会拒绝的。

当然,他们也算是懂得分寸,纵然心里也一阵痒痒,可面上总算是勉强克制住了,纷纷推辞道:

“陛下言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