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嬷嬷不过装出一副慈爱关切的表情,虚伪的说几句关切叮嘱的话,她便觉得苏嬷嬷是自己的依靠,处处听苏嬷嬷的话,直到苏嬷嬷一步一步将她推到火坑才醒悟。
徐琳琅暗暗自责,苏嬷嬷以前是她那位同父异母妹妹徐锦芙的嬷嬷,怎会待她真心,上一世的她,委实太过天真。
上一世,徐琳琅经历的一切欺辱坎坷,就是从被接往国公府的路上,苏嬷嬷教了她错误的礼数开始的。
一张张虚伪的、恶毒的、嘲讽的面容在徐琳琅脑中浮光掠影般闪现。
上一世,徐琳琅和生母张氏在濠州乡下的时候,应天府的贵人圈就有传言,被养在乡下的魏国公嫡长女徐琳琅不读诗书,不喜女红,举止粗放,不通才艺,整日里只知道和些乡下丫头小子混在一块儿,和乡下丫头无异,根本不配跻身“公门六玉。”
“公门六玉”这个说法自然有来头,当年皇帝朱元璋打下天下,封了有从龙之功的六位忠臣为国公爷,并给每一位国公爷的嫡长女都赐了名。
魏国公府嫡长女唤名徐琳琅。
韩国公府嫡长女唤名李琼玉。
郑国公府嫡长女唤名常瑾瑜。
曹国公府嫡长女唤名李瑱瑱,
宋国公府嫡长女唤名冯成璧。
卫国公府嫡长女唤名邓琬。
圣上给这六家嫡长女赐的名字,皆有美玉之意。这便是应天府有名的“公门六玉”。
徐琳琅的生母张氏,虽为原配,却并没有成为魏国公的正室,这其中自有诸多隐情。
魏国公徐达为弥补对原配张氏母女的亏欠,把原配妻子的女儿记在了正妻谢氏名下,是为嫡长女,所以,徐琳琅便有了这嫡长女的名头,也得到了圣上赐的“琳琅”这个名字,成为了“公门六玉”之一。
普天之下的闺阁小姐,除了公主郡主们,便当属 “公门六玉”最为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