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页

——“……暂时先在墨尔本休整几天,等着航空兵和海军把香克角给轰平了再说吧……”

……

s:美国奥运代表团显然对里约热内卢的糟糕环境有所预料,所以他们不仅不住奥运村,甚至不住在陆地上,而是直接包了条豪华邮轮停在港口当公寓……让人忍不住想起了埃及艳后乘船去见安东尼的那一幕。

相反,中国代表团则是经历了盗窃、抢劫、路边枪战等各种考验,只得惊呼仿佛来到了旧上海滩。

另:惊闻方舟子搞学术打假打到了马亲王头上,说他的《小篆战争》和《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完全不符合历史常识……这个,人家写的本来就是讽刺小说啊!您老为何不去批判施耐庵的《水浒传》,琼瑶奶奶的《还珠格格》,金庸的《神雕侠侣》和那个把霍去病写成痴情傻子的《大漠谣》完全不符合历史常识呢?

嗯,当然,鉴于某种冥冥之中的大宇宙意志,最后照例还得说上一句: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第七十八章 征服澳洲的最后一战(中)

在墨尔本陷落之后,以香克角为中心的澳洲盟军最后阵地,却陷入了短暂的相对平静之中。

——刚刚被打成惊弓之鸟的盟军,能够守住剩下的防区就已经是谢天谢地,自然没有可能发起反攻。

但日军这边也有自己的麻烦:之前各路兵马三面猛攻墨尔本,冲得太急太快,虽然拼着以力破巧和乱拳打死老师傅,硬是把澳洲人给揍趴下了。但在各路日军的背后,也残留下了不少零星的盟军小部队和偏离交通线的次要据点。如今既然已经拿下了墨尔本,自然就得转过身来,逐步扫清后路上的残敌,以防不测。

此外,在连续攻击了将近一个月之后,前线日军也普遍疲惫不堪,各部队的弹药、粮秣和燃油大多已经消耗一空,必须尽快进行休整和补充,才能让这些部队再次恢复战斗力。否则就要被活活拖垮了。

于是,在接下来大约一星期的时间内,澳洲战场居然保持了相对的“平静”,除了纷至沓来的日本飞机轰炸和海上的日本战列舰编队轮番炮击之外,地面上的日本陆军却迟迟没有发动下一步的进攻。

然而,即便如此,退守这个小小半岛的数万盟军,还是很快就陷入绝境,再也撑不住了——原本就十分紧张的存粮,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之中又被烧毁了很多,剩下的居然只够吃五天:香克角的面积远远小于菲律宾的巴丹半岛,缺乏储存物资的防空掩体,而日军的轰炸和炮击力度却是巴丹之战的五十倍都不止。

于是,还没等日军大举进攻,粮食就已经成了盟军最头痛的问题。从刚刚退守香克角开始,盟军的口粮配给就削减到了原来的一半,接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连前线部队每天的口粮也被进一步削减到了平常的三分之一。而后方的非战斗人员和平民,干脆几乎得不到稳定的食品分配。在吃光了各自随身携带的食物之后,他们只能啃起了树皮草根,或者在沙滩上寻找海贝和螃蟹充饥——在阴冷多雨的冬日海滩,这些在夏天还算常见的笑东西可不太好找。然后因为吃了不健康的食物,而活活拉肚子拉死。

与此同时,拉车的挽马和骑兵的坐骑也已经没有什么饲料可喂了,少量残存的草料都被饿极了的人给吃了!澳洲军司令托马斯·布雷米上将只得含着眼泪下令把所有的军马和驴都杀了,包括他自己心爱的坐骑在内。靠着宰杀这些牲口所获得的肉,香克角战场的盟军才勉强把断粮的时间给推迟到了一周之后。

除了粮食之外,住所也是一个大难题——如果是在热带或者夏天,那么露营几天倒也没啥,可如今的墨尔本却是正值寒冬,虽然远远比不上俄国的冬天那么严酷,甚至比伦敦的冬天都要暖和一些,但也足够把荒野里的流浪汉给冻出病来。而退守香克角的盟军和平民既没有那么多的房子和隧道可以容身,帐篷的数量也远远不够。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动手开工,改善自己的住宿条件,有铲子的用铲子,没铲子的就用空罐头盒和勺子,一点一点抠出许多勉强能够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地洞,乍一看仿佛所有人都变成了大号的土拨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