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虽然文人出身,在翻墙一事上也是触类旁通,踩着身下青年的肩膀,手臂用力,一个攀援便翻上墙头,翻过去还不忘给身后的人搭把手。
“老夫的拐杖,老夫的拐杖”,已经翻过去的苏轼忽然意识到拐杖落在了墙那边,着急地示意那农家小伙子帮他递一把。
那青年一边将拐杖还给他,一边嘱咐道:“苏先生小声点。”
苏轼连忙噤声:“对对对,翻墙当无声。”
回到临皋亭,院门禁闭,隔着厚厚的门板都能听见家里门童如雷的鼾声。
试着敲了敲了门,里面门童没醒,苏轼便不再执意要把人叫醒。
扰人清梦是最缺德的事,他从来懂得换位思考,干脆拄着拐杖去不远处的江边吹吹风醒酒。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骚客总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苏轼在这件事情上也不能免俗。望着滔滔不绝自由流淌的江水,他居然没来由地产生了一种羡慕之情。
想想自己在宦海沉浮也已经二十多年了,到头来什么也没落下,兄弟分离、穷困潦倒,累死个人。
夜阑风静,耳畔是绵绵的水声,头顶是清朗的明月,他真想乘上一叶小舟,从此在江海上度过自己的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