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姜国真正国力有几何,他们若想知道,都无需向外界探听,只需寻几位家中族老一问,就能大致推断出来。
但也正因如此,在明了姜国真实实力后,陈寻才会陡生无力困顿之感。
虽说姜国国力称不上弱,但与众国相比也只能算为中等强国之列。
若是此次姜国招惹的是燕、齐等小国,那姜国自然能轻易地战而胜之,而其他国家也定不会因小国求援,选择插手其中。
毕竟以上克下,是为强国专属,若其他强国、大国非要插手其中,不仅凭白得罪姜国不说,还打破了众国默认的规矩,既无利可得,还徒惹他国厌恶,这殊为不智。
可偏偏姜国此次招惹的并不是小国,而是与其国力相近的梁国!
两国皆处于强国之列,即是明言众国约定俗成的以上克下的规矩,将不复存在。
加之此次相争,还牵涉一国血仇。
这已经不是以往两国为争利益,玩耍般你打我一拳,我再还你一拳的小儿式互殴那么简单。
这已是牵涉到一国尊严,一国威望。
两国已是为生死之敌,只有一方彻底倒下,此次相争,才算是结束。
是以此刻两国战争虽未打响,但关于两国在军事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博弈,还有同其他国家的联络博弈,其实早已展开。
而这种博弈,既是两国在各领域间的隐性厮杀,也是两国需要向世人展现的,他们真正的国力。
只有展现的拳头越大,实力越强,才越能吸引其他国家为你下注。
介时哪国军备更强,哪国将领人才更多,哪国召集的盟友更猛,哪国获得的兵力支持更盛。
都将关乎着一国的命运,与接下来的战争走向。
只有综合实力越强,各个方面都无缺漏,且不断削弱着敌国的实力,待到真正征伐时,才能做到彼竭我盈,彼弱我强,彼亏我盛。
至若那是,何人能胜,何人可胜,便一眼即知。
可是……
陈寻微微垂眸,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抹忧虑之色,随后又再是悠悠地叹了口气。
要是今朝此战仅是姜、梁两国相争,那凭借姜国多年以来与他国的交际联络,想要胜过梁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眼下的问题是,此战,不止梁国一家下场。
除梁国之外,还有着与梁国互为兄弟国,且实力远远高于姜、梁两国的宋国。
再加上此次事件起因,是为姜国使臣在三国宴席之上刺杀梁国国君,且一举功成所导致。
所以无论姜国多么不愿意宋国插手其中,也试图多次辩解此次事情并非大家所想一样,是有人栽赃陷害姜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