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

至于美食,最受欢迎的两种分别是火锅和烧烤。

不过不同的食客对两种美食的要求还不一样,火锅想吃鸳鸯锅底的、九宫格锅底的、铜锅的、百味菌汤锅的

烧烤有人想吃室内的,有人想吃露天架着烧烤架的,还有人想在房顶上烧烤。

“深夜食堂也没房顶啊?”蒲芮抬头想了一下,“不过露天烧烤倒是偶尔可以来一下,毕竟有个院子。”

上次任务奖励的室内烧烤炉,蒲芮还没让系统送过来,她准备把烧烤、火锅这些味道重的,单独放到南一楼。

蒲芮在便签纸上看到最多的一种形容是“吃深夜食堂的美食很减压”,看得多了之后,她总觉得“减压”这个词很熟悉。

想了半天,她脑海中灵光一闪,摸了摸上下的口袋,从裤子口袋里找到了两张放了几天忘了用了的木牌——“瑞莱克斯”。

据黎暮盏说,这张木牌是那个很像史莱姆的妖怪陶阮给的,异能是可以有效舒缓压力。

蒲芮又把所有意见统计了一遍,563张纸条里,竟然有327张都提到了“减压”。

当老板有段日子了,蒲芮依然记得在田记大饭店工作时,她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每天都工作到压抑,不由得感慨:“唉,在溪川生活的人压力都太大了。”

蒲芮把便签纸收好,拿着“瑞莱克斯”木牌进了厨房,打开三开门冰箱把所有食材都浏览了一遍,思考片刻,准备做两道减压美食,打个样,再让厨师们上新。

豆粉糯米糍吃着软软糯糯,清甜可口;在冷得骨子里冒寒气的天,捧着一碗热卤吃,再幸福不过。蒲芮决定做这两道菜。

豆粉糯米糍在学校门口还有另一个名字,叫驴打滚。

卖驴打滚的摊主拿着一把刮刀,将大桶往外挤压的糯米淀粉条利落刮切,软黏的一个个白色的小团子跌进豆粉里,滚上一圈,用筛子筛出来,嚼着软糯香甜,吃着让人欲罢不能。

蒲芮没有那种机器,不过用裱花袋也可以做。

这制作过程不复杂,但食材的比例很影响口感,蒲芮配了好几种比例的食材,尝试着最合适的口味。

糯米粉、淀粉和白糖倒在同一个碗里,加上清水搅拌成糊,再上锅蒸,蒸透了之后,这糊糊就变成了一块软乎乎透着白玉光泽的团子。

蒲芮切了一块黄油,包在团子里,用筷子搅拌,期间黏糊糊的面团不断粘在筷子上,很需要耐心。

黄油完全融化在团子里,黄油的甜香和糯米的清香糅合在一起,闻起来就甜蜜。

蒲芮把糯米淀粉团放进口部剪掉一点儿的裱花袋,悬在放了熟豆粉的盆子上,一手挤压,一手拿着剪刀,将挤压出的部分剪成一个个一元硬币大小的团子。

黏黏的团子像跳水一样,一个个跌落在熟豆粉里,激起微微的粉尘,原本雪白剔透的表面,瞬间紧密地沾上一层豆粉。

蒲芮用筷子将小团子一个个裹满豆粉,它们不再嚣张地粘在一起,蒲芮莫名觉得这个过程也很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