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 现实篇:倒爷纪实录(三十一)

他们看着一车车的罐头被拉出了库房,装上了一辆又一辆标注着南城物流的绿皮卡车,仿佛将他们的心都跟着一起搬空了。

“福生,福生,这罐头要拉去哪里啊?”

工人当中有跟刘福生要好的人,一眼就发现了是这个小子负责开的仓库的大门。

而那个被叫做刘福生的小子的脸上,却是难掩喜色。

他仿佛要将这个好消息说给大家听一般的,朝着在场的所有人大声的嚷嚷出声。

“咱们厂子的罐头,全都销售出去了!”

“咱们的厂子也要来新的厂长啦!”

“你们知道吗?这些罐头就是新厂长给卖出去的嘞!”

只这一句话,就让围观的工人们哄的一下议论了开来。

“天呢,新厂长可真是有本事啊!”

“那积压的产品卖出去了,是不是就可以发工资了?”

但是却有那比较清醒的工人,担心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

“咱们这种厂子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更换厂长?”

“这些货物被卖掉了,厂子还能不能继续开下去?”

“开不下去是不是就要解散厂子?那我们的工作要怎么办?”

他们不会步了拖拉机厂的后尘,厂子倒闭了之后,全员闲置下岗在家吧。

因为这几句的吼声,整个场面竟是立马就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在了刘福生的身上,可这个年轻的汉子真是没的说,一点都不怯场的就将他这几天得到的消息跟大家分说了出来。

“咱们厂子咋可能直接关门呢?顾厂长可是咱们厂体制改革后的第一任厂长呢。”

“顾厂长还说了,前面拉走的五百万的库存只不过是他订单之中的一部分。”

“咱们厂子连同罐头二三厂一起,还有剩下的一千五百万的订单需要去完成呢!”

“这么多的产量,让咱们工人连轴转,干个两三年不成问题。”

“到了那个时候,就凭着顾厂长的本事,还拉不来旁的订单了?”

“所以咱们只要放踏实了心,就不愁没活干啊!”

待到刘福生的这一番话讲完了,一旁的人就跟着连连点头。

细琢磨还真是这么一个理,那他们这些人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可是谁成想,他们这边还围在一起激烈的讨论呢,站在厂门口一直负责保卫工作的大爷,却是一脚深一脚浅的朝着他们的所在跑了过来。

没办法,因为太过于激动,一只鞋子没完全穿上,就在脚上及拉着呢。

“大家伙快到工厂大门去看看吧!”

“院门口贴通知书了!”

“咱们要发工资了啊!”

哄!

这一次的哄响真的是整齐划一,原本还站在仓库门口的人也顾不得闲聊了,那是撒丫子的往厂院的大门口跑去。

待到他们齐聚在大门口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那张硕大无比的红色通知书。

它将那一面用来张贴告示与通知的墙面整整遮住了一半,上边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汉字。

“通知啊……看这是咱们的工资领取方式……”

“哎呀,领完了旧工资了之后,你看这里,咱们的工厂的性质都重新规定了啊。”

“什么叫做私人企业?”

“现在可以私人办厂子了吗?咱们的罐头厂买给个人了?”

“国家不管我们了吗?”

在见到了这一份通知书了之后,所有的人都震惊了。

当这些工人就要哗然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这个通知书后边坠了最后一句话。

罐头厂已经在银行标注破产。

改厂已经被重新合并收购。

自此之后,自城罐头一二三厂将合并成为自城罐头总厂,新建厂区移至自城新兴开发区工业厂区园内。

分属不同厂内的生产线将会合并成为一个整体。

因新厂子开工在即,急需返聘原罐头厂熟练工种若干。

福利待遇如下……

待到大家顺着这行字看到这里的时候,原本的不满,愤怒,被人抛弃后的茫然与无助全都变成了紧张兴奋与跃跃欲试了。

因为这里给出了一个高的离谱的工资收入。

基础工人,装货,贴商标,这种纯体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就是四十五块钱,交通补助与饭补共计十二块钱,奖金计件奖励,每箱分得各工种的提成也大不相同。

而那些需要操作机器,参与到产品原材料配比的技术工种,光是基础工资就达到了六十块之多。饭补交通补助不变。

这种工资等同于他们以往的所挣的工资的双倍了。

在看到了这个收入水平了之后,那些即将要丢掉工作的惶恐,那对于未来的未知,就全都不算什么了。

那些认真工作,真有两把刷子的老工人,是信心满满,现在就直接掏出了口袋中的本本,将应聘的时间地址以及相关负责人的电话给记录了下来。

“山人自有妙计,爹,到时候带上驴蛋,二柱子一起过去。”

“让他们跟在我身后好好的学学,待到把握住其中的精髓了,以后我还有大用处呢。”

这话说得,顾德发一阵的憋屈,他那心啊,跟着一抽一抽的,就再也踏实不下来了。

你说这狗头,这才多长的日子不见。

不过是去了一趟北边,打交道的人一下子就提高了三个高度。

到底是啥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下意识的,顾德发就看向了他们停靠在楼下的那辆负责人借给他们的黑色的红旗轿车。

应该就是顾峥将自城的破产企业抗在自己的肩膀上的时候吧。

他把最初的带领一个营寨的族人们走出大山的目标,改成了引领自城企业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了。

两个目标差的太多,意味着前行的道路……则会更加的坎坷。

作为一个心疼自家孩子的好父亲,顾德发其实不愿意顾峥如此的辛苦的。

但是他在看到了干活时顾峥那发亮的眼睛,认真的表情,以及情况越来越乐观的大山中的族人的时候,他那些劝慰的话语,就又通通的咽了回去。

罢了罢了,儿子是个心气儿高的,他能做出普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为国家和更多的人谋取福利。

无论从哪一点来论,他顾德发都不应该阻止儿子继续前行的道路。

他能够做到的,就是替他的阿娘照顾好这个大儿子的生活起居。

不要让他儿子因为忙碌的工作,而亏了自己的身体。

坚定了自己的心的顾德发,第一次坐上了必须有介绍信才能坐的上的飞机,感受到了祖国的广袤与辽阔了之后,还没有从起飞时的震惊之中回神呢,他们就已经落在了北城的土地之上了。

下了航站楼的顾峥,压根就没有挪窝。

在用公用电话跟银行确认了对接时间了之后,就拿着大毛国发过来的提货单,直奔着飞机坪仓库的位置而去。

因为顾峥这笔单子涉及的金额不小,抵押产物又颇为的珍贵。

银行方面的评估专家以及审批部门,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他们花了整整半日的工夫,才给出了银行这一方面批贷金额的底线。

2800万,已经是抵押品最高限额的百分之六十的额度了。

这也是因为各方面顾铮都通过气儿的结果。

对于这个金额,顾峥是十分的满意的。

因为他早前做过的购货预期,只需要2000万就足可以购买到大毛国第一架飞机所要置换的价值五千万元的轻工产品了。

首先,炎国与大毛国的供货价与产品比对之间的贸易差额是1000万左右的缺口。

其次,三千万的轻工产品的货物,在炎国本地由物美价廉的南方工厂提供的话,真正的进货价格足可以压低在1800万左右。

至于还有一千万的产品,则是全部都由顾峥手下的自城的三家罐头厂的积压存货来代替了。

那些积压品的拿货价格只需要五百万。

里外里,他通过北城的轻工业贸易公司,将单子上的产品全部准备齐全的时候,他手中的2800万的可调用的现金,也只付出了1800万的南方采购的必须金额。

至于罐头厂的钱,顾峥并不着急结算。

他只是拿出200万,入账到厂子的对冲户头,来将三个工厂的前半年所拖欠的工资给结算了。

剩余的八百万,顾峥压根就没含糊,直接通过自城的相关部门的帮助,成为了第一例个人入资收购的国有企业的范例,全用来购买与食品产业有关的生产企业了。

方便产品,酱料厂家,以及一家生产火锅底料及其周边的调料厂。

再加上原有的罐头厂。

顾氏集团真的可以对外声称自己是一家食品轻工集团了。

待到顾峥将这些流程走完,北城的贸易公司依照顾峥的安排,将第一次的两百多车皮的轻工产品成功的拉到俄城的车站的时候,见到了第一批货物款到账的费多罗夫,立马就将第二架飞机如约发往了炎国。

而这第二架飞机的到来,正好就是顾峥与川航签订的交货日期的前一天。

川航的工程师,负责采购和检查的后勤人员,以及川省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齐聚在川省飞机场的新机停机坪上。

当那个抹了自己一脸黑的工程师略带兴奋的从国541的机体中间爬出来的时候,他就朝着飞机底下仰着面的众人们重重的点了一下头。

“太好了,顾峥同志,你真是为我们川航解决了一个老大难啊!”

“我代表川航的全体员工,感谢顾峥同志为我们所做出的贡献。”

看到这里的购货员就将顾峥的手紧紧的握住,言语中的感激之情,是怎么都掩藏不住的。

而顾峥却丝毫不敢居功,反倒是十分谦虚的回到:“哪里,我这也只是想为自己的家乡多谋求一些福利罢了。”

“这样便宜的飞机,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啊!”

可不是吗?

跟大毛国签订的购机协议上写的是两亿的轻工产品。

但是个川航的购机合同上却是四千万的购机现金。

中间的近千万的贸易差,顾峥没有黑心肝儿的去赚。

因为川航所给出的价格,足可以让顾峥有接下去操作的空间了。

于是,这第二批的货物,顾峥就一口气将这第一架飞机所交付的购买款全都砸了上去。

聪明的顾峥,将这些轻工产品的发货期,错开了七日。

当第二批产品抵达俄城,顾峥确认第三架飞机已经在开往北城的路上的时候,他才将第三批轻工给发了出去。

到了最后,反倒是大毛国的人最先跟顾峥完成了货品的交易。

费多罗夫同志,为此还收到了上级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