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赵红军带回家一个好消息,他们单位正在新建一栋宿舍楼,按分配方案,他应该也能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等建成他们就能搬新房,不用整天考虑买房的事情。
林晓玲听了先是高兴,之后也是忧愁,搬家之后她上班不方便,小七上学也不方便。赵红军单位附近的学校还不如林晓玲这边的附中附小,甚至连幼儿园也有,学校的配套设施做的好,从托儿所到高中全有。林晓玲是教职员工还有优惠,小七要上学肯定是在学校的托儿所上学比较好。
赵红军笑林晓玲是想的多,几年之后的事情现在就想,离小七上学还早着,关键是新房子都还在建设中,还不知道哪天能搬进去。林晓玲认真的真红军分析,过完年小七就能托儿所,然后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再到学前班,小学快的很。
新房子的事有了着落,林晓玲暂时也就不急着去买私人的房,这种私下交易还是有风险,市场没有规范,她暂时不买,手上的钱也可以去投资,房价要涨起来还有十几二十年,一点都不用着急。
林晓玲想再多也没用,一切都还没有发生,她现在最重要的事是过春节。赵红军还没放假,她要带着小七先回老家,赵红军要晚一点走,不过有刘妈和她一起回,也不用担心路上照顾小七的问题。
刘妈辛苦工作一年,暑假回来一次,再然后就是春节,一年两次,能回家比林晓玲更激动。林晓玲一家三口在一起,只是父母不在身边,但是结婚后她也不能天天见到父母,公婆和父母相比总是缺少那一份血脉相连的感觉,所以林晓玲高兴归高兴,但是并不是很激动。
小七一上车就睡觉,都不用哄,车刚发动就闭上眼睛睡,一路睡到家,倒是省心省事。下车之后,林建军会来接她,她先回娘家住两天再回自己家。
林建军骑着自行车来接她,小七被安排坐在前面自行车杠上,林建军找邻居借了个小孩子用的座椅固定着,林晓玲坐在后座,座位都用旧衣服包过,不会硌人。
“姑,你怎么回?要不要我先送你回去?”林建军随着李霞叫姑。
“不用,不用,我家里有人来接,你们先走!”刘妈赶紧摆手拒绝林建军的好意。她一个也不着,林晓玲带着小七才要赶紧回,外面冷别冻着。
林晓玲也没和刘妈客气,该给刘妈的工资和奖金都已经给了,她还把单位发的过节福利也给刘妈分一份带回家,约好年后回去的时间当场和刘妈告别。小七被林建军抱在怀里,还特意摆手和刘妈再见,最后还给了一个飞吻,这是他从林晓玲这新学到的技能。
“那行,姑,我们先走啦!”林建军说完一脚蹬开骑着自行车就往家里跑。
回到娘家,温暖的火炉边,林晓玲什么都不用做,刘冬梅早就把各种吃的准备好,让她先吃点热东西暖和身体。小七也跟着有份,他虽然在林家住过一段时间,但不记得此事的他,只以为是第一次到林家,好奇的打量着一切,和家里大不一样。
家里只有俩老在,李霞和林家栋去了林建军单位上分的那套房子里。林建军单位上一直有房子分,只是位置一般,面积也小,原本林建军和李霞都不想要,林晓玲知道后劝他们要一套房子,这又不要钱,要着放那里也不碍事,主要是林建军单位上的宿舍有多,很少人去申请。
这套房子离林家栋学校近,平时倒是林家栋住在那边多,林建军最多加班或者午睡用一下。林家栋住这边方便很多,晚上上晚自习走两步就到,比住在学校的大通铺条件好多了,吃饭每天照样回家吃,只有早上这一餐在学校食堂或者林建军单位食堂解决都可以。
林家栋每天少跑一个来回,节约出来的读书时间至少四十分钟,李霞把这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完全误会林晓玲,以为她劝他们要宿舍,是想给林家栋一个好的学习条件,心里越发感谢她,更是几次三番和林家栋念叨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后要好好谢谢姑姑。
林晓玲知道后倒是意外还有这么个美丽的误会,不过她也没解释,就让哥嫂这么想,反正房子都拿到手,结果最重要,至于过程就不用太在意。
林晓玲抱着一碗小馄饨吃的正午,小七也任由林富保抱着,刘冬梅负责喂他吃。母子俩吃着热气腾腾的小馄饨,这一路上吹风受到的寒气都被从身体里驱走。林建军也端着一碗小馄饨吃,但是他的待遇可就比不上林晓玲母子俩,他得自己动手才能吃到嘴里。
家里一共五个人,他排第六,排第五的是家里养的看家狗,现在林晓玲母子回来,他的排位又要降两个位置,在父母眼里他永远都是排在最后。
林晓玲倒是有些不忍心,于是吃完东西之后,特别把给林建军的礼物找出来,让他先高兴一下。林建军拿到给他买的自动钓鱼杆,果然很高兴,忍不住当场就要打开试试。这一根杆子可不便宜,他看到别人用,想买想了好久,但是身上的私房钱不够,只能一直羡慕的看着别人用。现在好了,他也能鸟枪换大炮,成功进级,以后出门钓鱼也不用羡慕别人。
林晓玲不理解有什么钓鱼有什么乐趣,但是送人礼物就要送心头好,她这个二哥只喜欢钓鱼,她选礼物的时候也只能选他喜欢的。
“晓玲,这个肯定很贵吧?”林建军虽然心里高兴,但是还没忘记问林晓玲价格,太贵的东西收着就不合适。
“不贵,我托朋友买的,反正比外面卖的便宜。”林晓玲说的不是假话。这是她无意得知罗老师也是个钓鱼爱好者,而且还认识很多这方面的人,他买便宜钓鱼杆的时候请他帮忙多带的一根。
“那就好,要是太贵,你嫂子肯定要骂我!”林建军钓鱼归钓鱼,却不想因为一点小爱好引发家庭矛盾。
林晓玲对林建国也是相当无奈,这么些年不求上进混日子,现在虽然舒服,过几年国企大批倒闭工人下岗,他要怎么办?夫妻都没有什么文化,林晓玲既然想帮也帮不上,特别是现在看起来国企工人这样的铁饭碗,不是谁想端就能端。林晓玲再厉害,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她能做的就是尽量让他们多投资多存钱,万一真到工厂拖欠工资那天也不会生活困难。至于下岗之后的路子怎么走,还得等到那一天才知道,现在她要是说国企工人会下岗,只怕所有人都会经为她疯了。
在娘家林晓玲也没久住,待了两个晚上,她就被林富保催着回到赵家,林建军和刘冬梅一起送她们母子回的。家里的房子一年到头都没有人住,张金凤再帮忙打扫卫生,她现在回来住也还是需要彻底做一次大扫除。带着小七她一个人根本没办法做事,刘冬梅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主动提出来要帮忙,林家的卫生李霞一个人就能负责做好,太能干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忘记她的付出。林家年年过年的卫生,来个客人做饭下厨这些事都是李霞做,上完班回来做这做那,轮到吃饭还总是最后一个。
林晓玲也提醒过李霞,可是老实过分的她谢过林晓玲之后,居然说这一点活不算什么,比在娘家种田下地的活要轻松多了,女人干这些不就是应该的,总不能让男人天天做家务,公婆年纪大,她更不可能让老人干活。林晓玲听得目瞪口呆,她还能说什么,当事人都愿意,她说再多只会让人觉得她有坏心眼,见不得娘家好,回娘家还要挑拨嫂子和父母哥哥做对。
李霞虽然老实过分,但是林家人也不是那种欺负人的家庭,平时刘冬梅和林富保在家,能帮忙的事也会做,不是那种非要等着儿媳妇上班累一天还要赶回家做饭的老人。李霞确实算不是特别累,但是和陈青青比起来却累许多。陈青青一家人每天最多只做晚上这一餐,而且三天两头还是林建业负责做饭,哪天都没空做饭或者不想做就直接去食堂吃。过年回家陈青青更是几乎就是做客一样,什么都不沾手,能进厨房帮忙端个菜都算好的。
林晓玲也问过刘冬梅这事,结果刘冬梅理直气壮的说,他们现在和林建军住一起,以后就归他养老,家里的房子什么也归他,这家业就是林建军的,他们夫妻不干活,谁干?林建业和陈青青回来过年那是看在他们俩个老的份上,等他们两眼一闭,回不回来谁知道,难道谁家还有让客人干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