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包块比太子的包块稍硬,应该是吃了水杨丸消炎后变硬的。
陆漫已经确定,她的包块跟太子的一样。也就是说,太子也中了胎毒。
她又问了一遍刘惜蕊的病情。刘惜蕊又答了一遍,跟何承之前描述的一样。
刘惜蕊问道,“姜三奶奶,都说你是神医,你觉得我的积症能治吗?”
陆漫点头道,“我已经想到一个办法,但还差一种药。若这种药制出来,你的病就有希望痊愈了。只不过,稍微有些遭罪。”
刘惜蕊的眼里闪过一阵欣喜,起身又给陆漫屈了屈膝,说道,“谢过三奶奶,小女子不怕遭罪。小女子苟活人世十五载,受尽病痛折磨,也看尽世间冷暖,从来没想到过这个积症真的有望治愈。”
说到后面,都有了些哽咽。
她又给坐得微远些的何承屈膝福了福,哽咽道,“小女子更要谢谢何公子。你有医者的仁心,更有男儿的侠义之心。若不是何公子的仗义相救,小女子至今还在饱受病痛之苦,更没有见到三奶奶的可能。小女子只有一条路,就是在这里孤寂而死,没有一点改变命运的机会……”
她禁不住流出了眼泪,给何承福了福后,赶紧背过身拿帕子把眼泪擦净。等情绪平静后,又转过身笑道,“让三奶奶、何公子见笑了,我是太高兴了。”
何承红了脸,起身还礼道,“刘姑娘客气了,在下医术浅薄,没有姑娘说的那么好。”
刘惜蕊轻声道,“何公子谦虚了,你比我说的还要好……”
陆漫咳嗽一声,说道,“刘姑娘以后要继续这样低调,千万不能节外生枝,让人有所怀疑。”又意味深长地说道,“上苍有眼,你会熬到那一天。”
刘惜蕊听了,又给陆漫和何承深深一福。
陆漫抱着豌豆黄向门口走去,何承把手里装白贺丸和水杨丸的包裹交给刘惜蕊后,也向外走去。
刘惜蕊轻声道,“两位恩人慢走。”
柳信同吴大叔的酒还没喝完,继续喝着。
陆漫只留下吴婶和柳芽在这里服侍,吴婶已经回家等儿子白术了。白芷把瑜青院的门开了一条小缝,观察着斜对面的那扇小门。
天色完全暗下来,星星撒满天际,院子外面寂静无声。
白芷从门缝里看到那扇小门打开了,半个小脑袋在对他点头。白芷赶紧进屋,对何承低声道,“那边门开了。”
何承、陆漫、白芷、吴大叔、柳芽几人躲在榆青院的院门后,柳信先出了院门,他四周看看,确定这条小路没有行人后,又小声道,“行了。”
那几个人快速出了院门,何承、白芷、陆漫、柳信快速闪进对面的小门,而吴大叔和柳芽则站在路中间边说话边四处张望。见没有行人,又退回榆青院门内开条门缝守着。
白芷依然在树后藏着,小喜领着何承、陆漫和柳信钻出树林,又越过几丛翠竹和零散大树,进了一个小旧院子。
陆漫暗中观察,这里果然够隐密。即使是白天,若离得远,也不会发现有人经过,怪不得何承来过多次没被人发现。
进了小院,小喜反身要插院门,柳信摆摆手,把门院稍稍隙了一点缝,他把守在这里。
何承和陆漫径直进了屋,小喜则守在屋外面。
屋里昏暗,小圆桌上只亮了盏油灯。一个身穿半旧朱红色绸子衣衫的姑娘站在桌前,姑娘高矮适中,头上罩着一层青色薄纱。
见陆漫和何承进去了,上前屈膝施礼道,“小女子见过两位恩人。自从吃过两位恩人送的白贺丸和水杨丸后,小女子的病痛好多了。”
声音轻柔悦耳,举止进退得宜,不像与外世隔绝的女子。
陆漫笑道,“刘姑娘客气了。”
透过薄纱,陆漫隐约看到她的脸是紫色的,裸露在外面的手也是淡紫色,跟前世的黑人相近,只不过颜色稍浅些。
刘惜蕊轻声说道,“为了以防万一,我一直是把脸涂成这种颜色的。两位恩人请坐,我现在就净面,让姜三奶奶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