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道,“姐,陆放荣能想明白吗?”
陆漫道,“希望吧,发生这么多事还想不明白,也没救了。”又嘱咐他道,“回去劝劝娘,告诉她以后陆放荣不会找她闹了。”
陆放荣骑马慢慢走着。
今夜星光灿烂,照亮了前行的路,可他却觉得前路渺茫。空旷的街道少有行人,个个都步履匆匆,想早些赶回家去。可他没有快马加鞭,而是随马走着。他不想回那个家,那个家里没有他的妻子儿女,他母亲把他们都逼走了……
陆老太太和陆放明都在等陆放荣。两个人这些天来又怕又吓,寝室难安。何氏要另嫁了,另嫁的是南山侯赵亦,他还是陆放明最大的上锋。他们怕陆放荣跟家里生隙,怕他藏私,以后不再拿钱财回家,不再管陆放明父子的仕途。更怕赵亦以后使绊子整陆放明,那他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他们还是抱了一个侥幸心理,希望陆放荣去闹一闹,哪怕不能把何氏闹回陆家当媳妇,也把她的名声闹臭,让赵亦嫌弃她,最好不要娶她。
等到近子时,才等回来陆放荣。
陆放明迎上前问道,“二弟,何氏怎么说?她改变主意了吗?”
陆放荣本来想直接回自己的院子,可一个婆子守在门口说老太太要见他,他也只得来了。
他看了陆放明一眼,又看看坐在椅子上紧张望着自己的陆老太太,说道,“这回你们如意了,我现在是妻离子散了。这个宅子还是明珠用她的嫁妆银子买的,可是这里,却没有她,没有我五个儿女的容身之地。”
说到后面声音又哽咽起来。
把陆放荣扶进马车,陆漫和何承也都坐了上去。
陆放荣念念叨叨说着自己如何想何氏,如何想跟何氏、何承、陆漫一家团聚,如何后悔的话。
陆漫很想怼回去,这一切都是你自找的。当初你一知道陆老太太把何氏休弃,就应该亲自,或是派人去寻,找到何氏妥善安置好,就会是另一种结局。
而你非但没去找人,还听你娘的安排娶了小陈氏,纳了抱琴。你自己没担当,又自私,再后悔又有何用……
陆放荣哭了小半个时辰,哭声才渐渐小了一些。
陆漫说道,“爹,这件事已经这样了,你和我娘再不可能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往前看,过好自己的日子,想办法把你另几个儿女的生活安排好。让他们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要再被老太太带歪了……你也不能再让老太太左右你的亲事,物以类聚,她看上的人不会好,小陈氏就是例子。离陆大老爷远着些,你算不过他,你前妻的钱财有许多都进了他的腰包,却还不帮你一点忙,眼睁睁看你的儿女受欺负……”
陆漫拉拉杂杂说了很多。她也是无奈了,要继续跟陆放荣保持联系,就不能让他的家太乱。
若是原来,陆放荣根本听不进去,还会觉得是陆漫不孝。可是这次打仗回来,他才彻底寒了心。
当他从边关高高兴兴回到家,却看见陆沅、陆畅、陆丰都不在。他娘说沅丫头找了个好人家嫁了,陆畅和陆丰在外面上学。她也遣人去请他们回家了,可他们都说有事回不来。
那天,母亲问得最多的就是他挣了多少钱,有多少斩获。还好他留了一个心眼,把钱财藏了起来,想着母亲曾经要了明珠那么多嫁妆,这次就都还给明珠,以后跟她好好过日子。
后来他才知道,沅丫头被她娘以二千两银子嫁给了一个京郊土财主的儿子,畅儿和丰儿被骂得不愿意回家,还在钱财上克扣他们。
老娘还振振有词,说她之所以这样对他们,是因为他们的生母害过漫丫头,她是为了不得罪明珠母子和漫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