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信仰支持的人,真是吃不消啊!
寺院东面的放生池周围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园林,疏密错落,高的是香樟修竹,矮些的是女贞丹桂,尽皆是四季常青的树木。
坐在放生池边,微风徐来,小潭映深碧,清幽怡人。
李猗幽幽叹息:“都一样是在洛阳城中,一样的里坊,为什么寺院里面就是让人觉着安静些呢?”
秦暖很认真地回答:“那是因为念了一整天经啊!”
李猗:“……”
看着她皱巴成小苦瓜样的一张脸,于是忍了这一嘴。
一时间空气十分安静。
年百花忽然答道:“大概是因为有琴声吧?”
沉默寡言的年百花忽然主动回答主观题,很让人意外,连李猗都露出了点惊喜的表情。
年百花有点不好意思:“从前听过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大概就是这个感觉!”
李猗点点头,没说话,只是侧耳细听。
远处有悠悠的琴声传来,缥缈如烟,散在清风中。
李猗听了一会儿,赞道:“这琴声与景相融,意境空幽,悄然入耳,却叫人浑然不觉!”
秦暖讶然道:“那还真是个弹琴高手!”
李猗不由瞪了她一眼。
故意破坏气氛的俗丫头……
雅士操琴,怎么可以用高手这种词来形容?
李猗站起身来,顺着琴声飘来的方向寻去,走到一处小客院前驻足,隔着虚掩的院门,宁神静听。
直至曲毕,才抬手轻轻叩了下门板。
门扇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十七八岁的书童模样的小伙子看到门外的一行人人,立时愣住了,呆了一呆,连忙后退,不知所措地回头喊人:“叔公!您看……”
“谁呀?”院子里传来一道清朗的男声。
院子不大,门开后,一眼览尽——
一株桂树下,站着个青衣老者,抱着七弦琴,似乎正要回屋,此时侧身朝院门望过来。
稍稍一愣,立刻将琴放回了琴案上,快步走过来,衣袂飘起,风姿清峻。
走到近前,老头微微一凝目,旋即躬身行礼:“老朽张易之见过公主殿下!”
“免礼!”李猗微微一笑:“你认得我?”
张易之拱手答道:“老朽曾在天津桥畔瞻仰过公主殿下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