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每一次北伐中原,都被后主听信谗言召回,前方当战阵激烈,兵凶战危,后方却内讧不稳,人主疑心。
祖上诸葛孔明一是避嫌,二是后方不稳,终至于大事难成。
纵然以天纵奇才之英发雄姿,却屡次北伐,无功而返,先祖之避嫌,今日自己反不戒惧哉?
诸葛青阳之所以对江湖情有独钟,之所以从对于江山社稷,造福万民的大志向转向武林的光大,那是他终究明白了一个道理。
没有了对于江湖剑仙床下士的忌惮,暴君佞臣将胡作非为,无所畏惧,他们本都是不信鬼神的唯器物论者,若非世间尚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之侠客之剑,暴君安肯敛迹其肆虐人欲于一二也!
九嶷山中的风物,对他而言是似曾相识,或者是昨日重现。
所以,他更加坚定了那不是一场梦幻。
这九嶷山留下的何止是千古的动人传说,何止是帝妃之恋,还有诸葛青阳难以唤回的梦幻和青春。
他在九嶷山中寻访芳姑的下落,登山越岭,涉水穿林,却一无所获。
{}无弹窗更何况诸葛世家千古忠臣的英名,忠臣孝子的楷模,天下士民谁不敬仰?
无论是蜀汉故国之民众,还是曾经的魏国吴国故地,抑或今日的伪晋统御下的万民,提起诸葛孔明,谁不钦仰赞叹呢?
自己身负血海深仇,与伪晋势不两立,纵然是最终被此窃盗国柄者剿杀扑灭,也当含笑九泉,庶几不负英烈侠名。
也正是因为这股不平之气的鼓舞,也正是这种担当的勇决豪迈,诸葛青阳的一生斗志从未磨灭消沉,纵然身陷重围,以寡敌众,或者身旁就算是没有一个战友同志,他也未曾黯然惊心。
十余年间,诸葛青阳与伪晋周旋开战,足有二十余次。
每一次面对强兵悍将,却让敌人损兵折将,使诸葛青阳用兵如神的威名震慑天下,可是虽然斩杀颇众,杀的伪晋名将悍勇提起诸葛青阳的名字,都心惊胆战,皆以顽贼称呼,谁也不肯轻易去领命剿杀蜀山中的诸葛青阳。
只是诸葛青阳纵然勇武非常,怎奈贼人势大,更加上天命皈依伪晋,人力强大,也终究不能逆天命而为之。
诸葛青阳偶然一天想到,自己与伪晋周旋为敌,自然不算什么违逆天命,可是自己岂能舍去汉室宗亲而自建功业呢,岂能以纯臣楷模后裔而别开天地,另于青史之上,再造诸葛世家的江山社稷?
自己武功固然不逊色于当年的楚霸王,自信于天文地理,行兵布阵,攻杀战守的才能,也不让祖上专美于前,所谓光耀门楣之子孙,诚不虚也!
自己举兵反晋,情有可谅,那是不愿如虎狼暴秦的伪晋横摧天下士民之心。
誓死不做伪晋之下的顺民,也不让窃国大盗们以物欲贿赂残贼天下百姓道德人心,以使得百姓如犬羊一样臣服猥琐在他们的统御之下的贪婪欲望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