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马卫东朗声说道:“在民生方面,计划新建五所小学,三所初中,两所高职中,新建一所大型综合医院,每个社区都新建一所便民医院,我把它称作‘53211’工程,初步解决老百姓就医难,上学难,住房难的问题。”
会议室一片吸冷气的声音,好大的手笔!这是要在全省放卫星啊!不过计划虽好,可那里有这么多钱去建设?
庞明星震惊之余,却有点不敢相信:“马区长,我们有那么多的客商和资金吗?”
这也是所有参会人员的疑问,马卫东合上笔记本,微微一笑,把皮球抛给了李晓:“就让李区长来回答这个问题。”
李晓点点头,刚才拿下贺志军打了大家一顿杀威棒,这时候可要稳住军心:“大家记得鼎城集团吧,虽然因为一些原因他们走了,但是我有信心找到另外的大客商。至于资金嘛,如果没有意外,至少三十到五十亿的项目启动资金很快就到账了。”
“很快”也可以缓两三天嘛,哗地一声,会议室里的人立马坐不住了,不顾这是会场,互相交头议论起来。李晓松了一口气,悄悄给梁淑萍打了一个眼色。
梁淑萍咳嗽了一声,等大家都注意过来才说道:“听了马区长的计划我深受鼓舞,现在启动资金能借到很不容易,但是也得管理好,财政局不能再出事了。”
嗯?又要动人事?财政局长这可是肥差,几个副区长不是常委,心中再热也只好闭了嘴。
马卫东心头一喜,自己中意的人选还是借着李晓的嘴说出来:“李区长,钱是你借到的,对管钱的人你说说意见?”
李晓心领神会,立即说道:“我提议区办副主任刘力东同志出任财政局长,他空出来的副主任就由方佳同志补上。”
借着刚才拿下贺志军的余威,又有“53211”大计划这张大饼,马区长先表态同意,两项人事提议也顺利通过了。
至此,马建国暗中挑起的争斗,以马卫东全胜而结束。
李晓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马区长的表态有点软,对方的反击犹如群殴,这是马建国在省城不甘心了。别人也以为马建国还能重返东城,骑墙观望跟红顶白的人自然就多。
现在市里被鼎城集团狠狠打脸,赵海被杀鸡骇猴,正盼着东城区有大动作替市里解套,现在廖中锋这个杀神坐镇山城,自己又有什么怕的?
自从和妻子签了协议,李晓的脾气显得暴躁了一些,现在心中的一切希望都在东城区的崛起上,哪能容得别人来破坏?
李晓剑眉一挑,端起茶杯喝了几口,脸上看不出任何喜怒。梁淑萍却心急了,李晓这是怒了,她故意咳嗽了几声,以期引起李晓的注意。
数十人的会场安静了下来,庞明星看着李晓低头喝茶,一副不以为然的姿态,他的眼角不由自主抽了一下,心里也有点怕,这位东城新贵有什么底牌?能从市纪委审查中平安脱身,职位不降反升,把马建国逼到省城坐冷板凳,这样的人岂能简单了?
会议有点冷场,马卫东看着李晓,心中有了希望:“李晓同志,你是经济方面的专家,对当前工作有什么看法?”
直到所有的人都注视过来,李晓咚地一声,把茶杯重重地墩在桌上,目光平视着窗外,脸色阴沉得能滴下水来。
“先谈点往事,在下梁当镇长时,我很少来政府大院。为什么呢?一是我资格不够,在这里说句话也没人听。二来这个大院里的暮气太重,难免让我想起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卧槽,这么大的怒气?所有的人都露出震惊地神色,这是炮轰谁呢?马区长不解地看向李晓,不知他为何气愤成这样。
“没有办法,我只能和梁书记在下梁折腾,好在结果不错,搞出了一个经济明星镇。和当初的下梁镇相比,东城条件也算不差了,可为什么短短的几年,昔日的山城经济第一就沦落到全市倒数第二,和山区南岭县每年叫劲,大家没觉得脸皮发烧吗?”
除了马建国的几个铁粉,会场的人大都低下了头,不由深深思索起来。
“常委会是提拔了几个人,大家就觉得受不了,而我们过去是怎么用人的?我在下梁总有点功劳吧,可我的结果是什么?打压排挤,甚至是陷害,逼得我不得不两次辞职,在东城连立足之地也没有。好在有组织和马区长,我留了下来。人在世上走一遭,总得留点什么。”
李晓顿了顿,脸色变得更黑了:“对不起,话题扯得有点远了,大家说的所有困难,我总结起来就四个字:缺钱缺人!”
李晓转过头,猛盯向身后的财政局长:“贺志军,你是东城区的财政局长,区里缺钱,财政吃紧,你是怎么做的?你在紧吃财政,你这个局长当得好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