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落花纷纷生心事

景飞鸾觉得她说的有道理:“那下午我拎豆子过去,就在食馆里,那里地方大,现发豆芽就能发出来好多,也不愁没地方放。”

纪蓉点点头,眼疾手快的一筷子把最后一块红烧肉从莫正阳的魔爪下抢夺下来,塞到自己嘴里:“你都吃那么多了,这一块瘦肉多,给我吃。”

莫正阳十分遗憾的放下筷子,摸摸肚子说:“给你吃给你吃,吃那么多,长成小肥猪。”

纪蓉毫不在意:“我长成小肥猪,也有人喜欢我。”

说完就大咧咧的朝着景飞鸾笑。

景飞鸾忽然身体往前倾,低头啄了一下她的嘴唇。

也不顾她一嘴油腻,没有一丝嫌弃。

莫正阳一僵,呆呆地看着纪蓉,看她笑嘻嘻的擦嘴,朝景飞鸾吐舌头。

几桩心事莫名其妙浮上来,刚刚还挺开心的,转眼就没了活力,莫正阳吃了人家的饭,就收拾了碗筷自觉地去刷碗,埋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似乎又恢复成刚见面时那沉默寡言的落魄样子,过了一会儿就出了门,拿着剑在院子里好一顿舞,把那纷纷扬扬的飞花搅的满地凌乱。

吃过了饭,舞过了剑,莫正阳十分自觉的要替景飞鸾去店里送豆子,景飞鸾干脆就把事情交给他去办,自己拿了书去房间里温书。纪蓉白天睡多了,也不睡午觉,干脆和小狐狸玩了一会儿,看它探头探脑的总是想要往鸡窝那边凑,就指着它的脑门警告:“咱们家的鸡你可都不许动啊,那都是留着下蛋的,我们家可有考生呢,需要吃鸡蛋补充营养。”

小狐狸也不知道听懂没听懂,小爪子在嘴巴上使劲的抹,眼巴巴看着鸡窝,黑黝黝的眼睛里闪烁着迟疑。

“刚刚喂了你了啊,怎么还想着偷鸡吃。”纪蓉怀疑它本性难改,赶紧把它抱着离开鸡窝的视线,带它到水塘边上转转,指着里面的游鱼说:“你吃不吃鱼?”

小狐狸把嘴巴往水里探探,舌头伸出来舔了两口水,一条鱼从它面前游过,小狐狸吓了一跳,往后窜了几步,模样和刚刚纪蓉与那小公鸡打架时一模一样。

纪蓉摇头低叹:“是我想多了,你胆子这么小,连鱼都不敢抓,怎么斗得过那些鸡,尤其是那只秃尾巴的,估计要把你鼻子啄破。”

这回小狐狸似乎听懂了的样子,伸爪子摸摸鼻子,怯怯叫了一声。

纪蓉恨铁不成钢,对它指指点点:“都说宠物像主人,你瞧瞧你哪一点像我,连只鸡都害怕。”说完又抱着它回了屋,把它安顿在自己的小窝里,看它十分满足的在窝里团成一团,晒着太阳睡觉。

唉,貌似一只狐狸都比她要舒坦。

纪蓉也回了屋。景飞鸾在纸上正写着什么,纪蓉看了一会儿,感觉像是用古代文写的议论文,看一眼都眼晕。

景飞鸾不日就要参加科举考试了,纪蓉不想打扰他,在自己那堆东西里翻了翻,找出景飞鸾早上提过的那本写了几笔的《聊斋志异》,磨了墨,一笔一划接着写。

蒲松龄大大写的聊斋故事颇多,有些读起来真的甚是怕人。纪蓉怕西原国的百姓一时接受不了这么劲爆的内容,决定挑几个稍微轻松一点儿的故事写起,由浅入深,让大家慢慢接受聊斋的美好。

还有一点,就是原本的聊斋都是用简要的语言写的一个个小故事,固然精彩简练,但纪蓉受后世电视剧熏陶,觉得她完全可以参考电视剧进行一个改编。

就好比说《狐女》的故事,原文只有两大段,两三百字而已。纪蓉在这之上加上爱恨纠葛,拓展出来了好多蜿蜒曲折的情节,又改用略有些白话的文章去描写,终于在这几百字的基础上写出十几万字的大长文,生生把电视剧上演过的故事重新还原成了文字。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