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回 民族法令融合 逍遥沿河私访

徽宋逍遥歌 逍遥兆允 2883 字 2个月前

“我等还是有些不明白....”

“我想将此地依旧托付给二位,不知可否?”

“嘶~!”二人倒吸一口凉气,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我。

“先生不是开玩笑吧,我二人乃亡国罪人,这里还由我们管理,您就不怕....”晋王察哥惊诧道。

“是啊!朝廷不降罪已经是莫大的恩泽,怎么可....”

“哈哈哈没事没事,我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冲着你们心中仁义,就当是为了百姓的安定,我就放心!”

晋王和仁多保忠听了,呆了呆,又互相看了看,急忙起身,拜道,“素问大宋逍遥先生神才天降,忠孝仁义天下无双,今日一见,实在令人五体投地!”

“好好,那以后大夏百姓和河西走廊一带,就拜托两位老哥哥了!”

“我等必不负朝廷和先生所托!!”

“厚葬你的陛下和阵亡将士们吧,按西夏风俗超度亡灵,穴葬或者火葬,把国库里的物资都拿出来,好好抚慰阵亡家属和百姓们,要让大伙安居乐业。”

“先生英明!”

“好”,我抬起头,又吩咐道,“命令全军,准备班师回朝!”

宋历,允佑三年(1123年),八月八日。

朝廷布告:大宋王爷逍遥允旷世奇功,新得回鹘、西夏两地,设立鹘疆路、宁夏路两大区域,实行七大法令,任命庞万春为鹘疆路都指挥使、折可求(历史上大宋折家军领袖)为副都指挥使,领兵十万镇守;任命晋王察哥为宁夏路都指挥使、种师中(历史上种师道弟弟,种家军领袖)为副都指挥使,领兵十万镇守,命仁多保忠为兴庆府刺史!

韩世忠军团及其他朝廷各路兵马不日班师,接受赏赐。

消息一出,天下惊惧!!朝廷振奋!!官民大悦!!

百姓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如此伟大的战果,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自汉唐以来就丢失了的西域竟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骚扰了大宋多年的西夏鞑子竟然被灭掉了!想都不敢想!待真的确认了消息之后,普天之下都开始庆祝,处处万人空巷,扬眉吐气,又跟过新年似的,一番大肆庆贺。

朝廷大赦天下,官府、军队也是喜气洋洋,纷纷开展活动与民同乐!!各地军团将领、都指挥使也是激动异常,各个高兴的嗷嗷叫,将逍遥王爷当做毕生的偶像供奉了起来。

紧接着,朝廷又发布了许久以来没再更新的、此时应该叫做“王爷法令”的第八号法令,“移民安置”法令:朝廷鼓励移民,凡内地移民去鹘疆、宁夏及日后其他新得疆域,新得疆域各族百姓移民入内地,皆可享受免除五年赋税徭役,并由当地官府负责免费分配房屋、土地,免费安排教育、医疗。

法令一出,大宋上下掀起了移民潮,极大地促进了全国民族的融合与团结,有力的加强了各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交流与发展,使得各族百姓进一步的融洽与和谐而此时,宁夏腹地,“几”字型的黄河水道的西段、蜿蜒向北这一大截河道上,正有一艘大船徐徐而来。

船头一人,一身红锦装束,黑发黑眼,手中举杯自饮自酌,一副翩翩公子哥的模样,旁边趴着一只灰色巨狼,周围十几个容貌各异、一身便装的男丁紧紧围护站立。

“主公!我等为何不随大部队一起走?”一个白衣男丁问道。

“你知道啥!最后出场的都是压轴的,让他们先回去,也让京城的好好准备下,咱们要接受最后的欢呼。”这厮不是别人,正是租了一条商船,准备顺河而走,去往内地的逍遥允无疑。

身边的一众人等,不是诸葛、司马领衔的三国军团众人又是谁?

“那我等骑马回去岂不更好,为何要走如此缓慢的水路?”一个豹头环眼的家伙问道。

“怎么地?!哥就是要沿江一路微服私访,看看我大宋如今发展如何,治安怎样,你晕船么?!不愿意陪着就进戒指里去!”

“别别别!俺老张老老实跟着就是了,俺还要讨口酒喝呢。”却是张飞嘀嘀咕咕的说道。

“主公,从这地图来看,这黄河此段还在宁夏境内,下一段是经过大辽国境内,我等还需小心谨慎才是。”诸葛亮说道。

“军师说得有理,所以我们才打扮成普通商贾人家的模样。”

“宁夏路刚刚成立,可能多有不安定,大辽境内也是,我等正好行侠仗义一路,好好整治下。”司马懿说道。

“就是,咱们这些人在一块,哪个还敢招惹?!”颜良、文丑喊到。

“哟呵,仲达军师有长进,看来必定身手不凡,后面就靠你了!”我调侃道。

“额....主公休要取笑老朽...”

大伙一路说说笑笑,船只也慢慢驶进了宁夏路定州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