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年皇孙之烦恼

跑偏的1618 千山无雪 1466 字 2024-05-19

一场二十多万人会战的应州大捷,打得蒙古十余年不敢南下牧马,这可能是成祖以后大明取得的最大的胜利,就这一条,你以为又有哪一位老师能够教导武宗皇帝?”

朱由校皱眉道:“先生们可不是这么说的,应州大捷咱们只打死了不到一百个鞑子兵呢,这有什么值得吹嘘的?”

没治了,大明的皇储们都让腐儒们祸祸成脑残了,顾子轩恨铁不成钢道:“用你的猪脑子想一想好不好,二十万大军刀来枪往飞箭如雨的大战,还有火器助阵,就这样如果只打死了不到一百个鞑子,难不成鞑子都是金刚不坏之体?

如果结果真如文官记载的那样,那你如何解释蒙古人此后十来年一直不敢南下,直到武宗皇帝驾崩以后才恢复了南下劫掠……”

朱由校并不笨,他想了想只能承认了顾子轩的话:“就算你说得有道理,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是武宗皇帝天赋异禀的缘故。

大明历代先皇精于文治的不少,擅长武略的着实不多,我也自认没有武宗皇帝的那个天分。”

顾子轩冷笑道:“你说的我可以理解为客观事实,也可以认定为懒惰的托词。

武宗或许天生长于战阵,不过咱们也不能对他的努力和汗水视而不见。

他的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想要过上文官操控之外的生活,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的唯一途径是让自己变得空前强大,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为了这个目标,他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开始习武弄枪,然后把太监组织起来模仿军阵冲杀,而后在文官不敢、不能、也不愿载于史册的无数个夜晚,他研究了塞外无数的军事地图和鞑子风土人情的资料。

为了亲自掌握塞外的真实情况,他宁愿与满朝大臣为敌,也要冲出关外获得鞑子的底子……

这所有的一切努力和心血,终于换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应州大捷!

骚年啊,听了武宗皇帝故事,你还有什么不让自己变得强大的借口?”

朱由校……

他郁闷道:“为什么我明明觉得你在强词夺理,却还是觉得你说得好有道理?”

顾子轩道:“那是因为我说的本来就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有的东西你的眼睛看不到,但是你的脑子应该时刻能够看透他。

就像武宗皇帝的故事一般,文官告诉你的故事与事实背道而驰,信他们你就完犊子了,不过你依然可以在细枝末节之中推断出事实的真相。

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那是人头猪脑,咱们都是文明人可不能吃这些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