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在打通了肝素全产业链,实现
了最初的设想后,夏晴居安思危,认为康宁集团必须转型,不然无论做得多大,都不过是只井底之蛙。
从那个时候开始,夏晴就开始有意用原料药赚来的钱,持续性的投资创新药,准备转型成为全球性的大型创新药研发企业。
这条路显然是艰难而坎坷的,相比于荣盛制药的固步自封,相比于长丰制药的小富即安,夏晴给自己选择了一条不成功便成仁的艰辛之路。
国内非洲猪瘟的突然爆发,造成肝素行业原材料价格疯涨,而创新药的持续投入,又大大消耗着康宁集团本就岌岌可危的现金流。
无奈之下,夏晴只得质押股份、质押聂老道的股份、质押青山风景区,甚至连自住的房子、车子都质押了,为的就是能缓口气,撑到创新药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尽管任董事长发动了价格战,尽管杨朝阳和金副总裁袖手旁观,夏晴通过不懈的坚持和一点点的运气,终于熬到了tbc三期补充临床揭盲的那一天。
tbc的揭盲数据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研发总裁夜以继日,迅速将申报材料编制好,递交给fda审核。因为之前获得了“快速通道”的认证,tbc在递交申报材料五个月之后,获批上市了!
创新药tbc的成功,对夏晴来说,是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康宁集团从仿制药企业,慢慢向创新药企业转型,并取得了第一步的胜利。
这个事件的意义,不亚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以往只能跟在原研药企业屁股后面吃灰,只能期望着原研药厂手指缝里能掉下来些残羹剩饭的康宁集团,正式有了与其分庭抗礼的资本和能力。
相比之下,别说长丰制药了,就是荣盛制药,也是再也难望康宁集团的项背。创新药投资,一直是以周期长、投入大、高风险而著称,荣盛制药如果想要转型创新药企业,那么夏晴走过的路,任董事长也要重新再走一遍。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夏晴和康宁集团的标杆立在那里,任董事长心里还真是有点痒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