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秀女甄选

再说前来参加复试的赵甄妮,待在客栈等待复试开始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却是始终了无音讯。赵甄妮心中不免也曾动摇过,因为杨宗瑞打听到了她所住的客栈后,三天两头的过来看她,更是嘘寒问暖。可是赵甄妮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对其始终若即若离,毕竟她知道,杨宗瑞将来还是肯定用得到的,他可是杨延嗣的堂侄,御前侍卫副总管呐。王宫内院里里外外的安保工作都是他和其它三个副总管实际负责的,因此这个人一定要攥在自己手心里。

一百天之后,在白展风等人再次上朝请奏后,杨延嗣同意,开始秀女甄选的复试,并且将所有淘汰后的秀女,也按个人意愿,可以许配给王宫大臣之子,也不枉各地送来的少女们白跑一趟。

其实他是给了杨宗瑞这个机会的,但是冰莹大大咧咧的没听懂杨延嗣的意思,于是在复试时,将她自己看不过眼的那些“狐媚子”全给刷下去了,留下的都是她看起来比较招人喜欢的,大多都是和她一样,小门小户的农家女子,看上去还挺朴实善良的。冰莹这么做倒是挺好,可是她也将赵甄妮给选进了复试,主要觉得这女子身世可怜,如

果能进宫做个嫔妃宫娥什么的,确实可以贴补一下家用。其实赵甄妮哪有她想的那么可怜,她父亲虽然寒酸了些,可是她和她母亲可是富贵得很呢。

经过上次的御状事件,在冰莹和杨宗瑞里应外合下,最终倒是真帮赵甄妮查出了她父亲的顶头上司,通州州呈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的证据,杨延嗣也是想震慑一下朝中的不良之风,因此对其罢官免职,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亲信也被杨延嗣着交通州牧杨延赞处理了。

因此,赵甄妮的父亲赵无庸,居然挖打正着的坐上了通州州呈的位置,秒升到了正三品衔,与他老岳父高老还乡时候的品衔已然同等了。这下赵无庸可是乐坏了,可算出了心中那口闷气,在宣旨的宦官面前一个劲的叩头,对这位九幽王陛下更是感激涕零,并且发誓依旧恪守本分秉公执法。而连杨延嗣自己都没有想到,他随便帮赵无庸这一把,却为日后的赵无庸在自己患难时挺身相救,大义灭亲做了铺垫。

当然,这是后话。

再说这次经过复试的筛选后,保留下来的五十名佼佼者经统计,有三分之一都是邵兵、夏侯青云夫妇送上来的,剩余的也都是其它各州中长相一般,但却一看就比较勤劳朴实,本分持家的类型。至于在这上面下功夫最多,折腾

的最起劲的陵州张震父子和泰州的杨婵,送上来的国色天香的美女却是一个都没被选中,原因就是太妖艳太矫情了,在冰莹眼里就是一个字“俗”!

冰莹虽然好吃醋,但是却不屑于去打击什么竞争对手,因为她在宫中也不过就是个雀嫔,连个妃子都算不上,上面还顶着一个皇后两个贵妃呢,她吃哪门子醋?因此,冰莹筛选出来的女子,确实是符合她眼光和审美标准的。

但是她喜欢的类型确实不见得就是杨延嗣喜欢的,杨延嗣毕竟是贵族子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当他看到这帮子通过了复试佳丽们,一个个长相平平,才艺更是平庸,都怀疑冰莹这女人是不是从中报复?!但是想想这女人倒还没有那等心机,可是她这眼光也真是够可以的了。居然翻来覆去的看,已经四十来个过去了居然没有一个看着长的顺眼的,连刚刚返回南通不久,坐在身旁陪杨延嗣观审的秦霜都直挑眉看向冰莹。

要说赵地和江北的美女怎样,秦霜可能不大懂行情,但就原秦国地界的妙龄少女而言,她都不相信最出色的就是这等档次的。而且仅仅就五个入围终选的,搞的秦霜都不知道冰莹是几个意思?看着坐在旁边的冰莹满意的挨个点着头,杨延嗣终于翻翻白眼明白了,这丫头的眼光的确跟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他真后悔没把柳召絮叫回来一起参

加复试,估计好看的绝色佳人这回都得便宜那些捡瓜落的王公子弟们了。自己这个当国王的反而得留下一大批丑丫头。

这次终选采用的是依次上殿展示的方式,因此前四十几个居然没有一个被杨延嗣钦点留下的,眼看着已经到了第四十七位佳丽上殿了。两旁依次而坐的大臣们也是纷纷摇头苦叹,说实在的,虽然能进入复审后被送过来的都算是各州比较不错的了,但是到了终审的这批人,任谁都感觉是冰莹故意从下往上筛选的似的,这确实是找不出一个国色天香的美人啊。

直到第四十七个佳丽,赵甄妮出场后,群臣和台上几人才算是眼前一亮。赵甄妮的相貌在之前那四十六个佳丽相比,真的是鹤立鸡群了,其实就算是将参与复选的所有女子都招来,她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一个。

杨延嗣不禁暗暗称奇,看来冰莹可算是给我找了个靠谱儿的。想到这女子好像杨宗瑞也挺喜欢的,自己之前还有意给他个机会,可是这丫头现在还是出现在这里了,如果我再不要,那就说不过去了。

赵甄妮这次也是拼了血本了,先是展现了自己自由所学的最精妙的赵舞,她知道杨延嗣是土生土长的原赵国贵族,对赵国传统的精妙舞蹈一定有着深厚感情,于是跳了这

支在杨延嗣青年时期特别流行的舞蹈,一下子就将其看愣住了。杨延嗣是个很怀旧的人,在当年十六七岁血气方刚的年龄,曾在宫中看过这种舞蹈,不过当时是坐在自己父亲身后,陪着老赵王看的,当时的他,连说句话的资格都没有。

而如今,作为九幽王朝的开国君主,他正襟危坐在这老赵王当年坐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