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陇海铁路

运河码头 房忆雪 1627 字 2024-05-20

陆文安立刻打断他的话,毫不客气地纠正说:“不对,不是沈先生一个人提出来,是和晚清恩科状元、农工商总长、南通人张謇以及很多江浙藉在京人士,一起提出来的。”

臧家庆有些尴尬道:“好吧,细节方面,我可能有些模糊了。既然你比你来清楚,那就请你来说吧。”

陆文安倒也不推辞,爽快地说:“我说就我说。”然后瞪了他一眼,接口道,“他们共同提出,将汴洛铁路向东西两端扩展,开筑一条东起徐州进而延伸到海州,西至潼关的东西向长线铁路,这一建议立刻引起了清政府重视。同年,清政府成立了江苏省商办铁路公司,任命前商部右丞王清穆为总理,张謇为助理,共同‘规定江苏全路’。王清穆拟定长江南北两线并进的计划,提出了‘江南至上海经松江以达浙江,江北自海州入徐州以达陇’,这是最早关于建设陇海线的设想,也是陇海铁路名称之始。不久,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理,他意识到陇海铁路这一构想的的国家意义,于是为了振兴民族经济,使国家早日富强,便在《建国方略》中,进一步提出陇海铁路西进新疆,以及在塔里木盆地周围规划西部铁路,并形成西北铁路在塔城西出俄国,联通欧洲的国际铁路的设想,而这条铁路涛涛输线,正与丝绸之路贸易路线高度重合,等全部完工后,肯定能在丝绸之路贸易路线中,起到主体作用。于是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开始实施这一设想,因陇海铁路横穿江苏、江南、陕西和甘肃,因而最初也被官方称为‘陇秦豫海铁路’。”

说到这里,他长吸了一口气,继续道:“直到民国二年九月,北洋政府与比利时签定修1,800公里的陇海铁路借款合同,借款两亿五千法郎以汴洛铁路为基础向东西方向展筑,两段工程于民国三年五月同时开工。民国五年五月,开封至徐州段通车,长277公里,同年9月,洛阳至观音堂段30公里竣工。可惜,徐州到海州这一段,却因为比利时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照国,战争还没有进入相持阶段,就被德国打败了,其贷款也因此没有到位,东陇海铁路的修建只好就此搁置了。”说到这里,有禁有些惋惜道,“真是太遗憾了。如果从徐州到海州这段东西铁路真能修成,将成为唯一一条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交通大动脉,这条大动脉正好与丝绸之路贸易路线高度重合,如果途经窑湾的话,与纵贯南北的水路大动脉、并衔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枢纽的大运河相辅相承,肯定能在丝绸之路商业贸易路线中,起到无与伦比的作用,不但能带动当地经济高速发展,甚至于把我们窑湾打造成为上海那样的国际化大都市,都绝不在话下!”

臧家梁听了这番话,却连连摇头说:“我们窑湾西有大运河水路,东有千年古盐道,水陆交通都己经非常发达了,完全不需要别的运输方式了。”

臧家庆立刻下意识地反驳道:“铁路取代水路运输,是历史的必然。更何况,徐州到海州这段路线的设计,是先后经过铜山、土山、窑湾、棋盘、阿湖、海州六座古镇的,对我们大有裨益。”

臧远航听罢,眼晴不由一亮,脱口而出:“如果真的修好,我们的交通条件,就比上海更有优势了啊!”

陆文安点点头,附和道:“对对对,所以我们……”但他说到这里,忽然看到老朋友眉头一争,便急忙将下面的话,强行咽了下去。

与此同时,臧家庆也意识到什么,连忙打着哈哈说:“关键是钱,钱不到位,连铁路都修不成,何谈取代呢。”

臧家梁听了这话,眉头才稍微舒展了一下,连声道:“是啊是啊,还是三哥有远见。”

陆文安自知刚才失言了,不由苦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