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踌躇满志地望了台下一眼,朗声说:“各位来宾,大家好!240年前的今天,我们运河码头正式成立!这两百多年来,在十余代码头传人以及全体窑湾人的共同努力下,码头和窑湾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时至今日,我们码头的规模越来越大,连外国人都争着和我们做生意。现在,只等北京通州的深水码头一建好,我们窑湾码头的吞吐量就是苏北第一,并紧随上海之后,居江苏第二、全国第三!”
闻听此言,众人立刻拍手叫起“好”来。
连臧增福和臧家梁的眼里,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臧远航和徐佩芸看着他们,两人对视一眼,都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
随即,徐立秋继续慷慨陈词道:“现在,我们码头的生意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超大的喜讯。今年,所有职员和工人将加薪两成。同时,我己经请徐州最著名的三家柳琴戏班,轮流唱十天大戏。”
众人的喝彩声和掌声此起彼伏。
只有陆文安的眉头,皱得越来越紧了。
除他之外,徐佩芸的神情也十分淡漠,臧远航则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愤怒,拼命吃着菜。
此刻会场的人群己经陷入疯狂的境地,没有谁注意到他们三个人的反常举动。
好在,徐立秋还算识时务。
他出尽风头后,便郑重地说:“现在,有请我们码头之前的大当家、窑湾商会臧家梁会长带领大家‘三敬酒’!”
虽然现在的臧家梁,体力己经完全不如往年,但是听了这话,他的神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浑身也好似充满了力量,健步走向高高的讲台,面向不远处的滔滔大运河,忍不住抚今追昔道:“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大家都知道,大运河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南北交通大动脉,甚至一度是王朝的生命线!其作为衔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的枢纽后,漕运更是空前发达!当然,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历史的铺垫。大运河的最早萌芽,是在西周周穆王时期,徐国国君徐偃王为了方便和周王朝的联系,“沟通陈蔡”,开挖了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春秋时期的古运河,吴王夫差为方便航远,打通长江和淮河,开凿邗沟;战国时期,魏国梁惠成王为引黄河南下,又先后开凿了大沟和鸿沟;隋唐,炀帝为方便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这次开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所以大运河全称是隋唐大运河;元朝,忽必烈为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的运道,把运河改成了直线;明朝,自太宗朱棣开始,先后多次对大运河进行改建,并成功进行了湖漕分离工程。不过一直以来,运河要借用黄河三百里河道,但黄河经常改道,致使运河泥沙严重淤积,至清朝初年,河道己经停废,严重危及到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康熙为疏通河道,开挖了一条中运河,成功进行了黄运分离!”
说到这里,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从此以后,运河航道的作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两岸日渐繁荣,许多城镇因此新建及扩张。因为窑湾地处中运河黄金分割点,成为物资运输集散地,四面八方的货物汇集与此,再被运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曾几何时,窑湾成为运河最著名的码头之一,繁华热闹无与伦比,这一切得益于地利!”与此同时,他恭敬地端起桌上的酒杯,庄严道,“所以这第一杯酒,我们要敬献给一代代英明的君王以及智慧的工程建设者们!”
所有人都站起身来,恭敬地站起身来,与他一起,将杯中的酒水,仰头泼向了天空!
臧家梁又端起一杯酒,继续说:“在座的各位,一定听说过清初康熙七年,山东郯城的特大地震,那是中国大陆东部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大地震,震级达85级,山东大部、江苏和安徽北部共150余县,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造成严重破坏的特大地震之一。因为地震带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地震造成河堤多处决堤,引发洪水,运河河道因此遭到大面积破坏,这是窑湾的天时!因此这第二杯酒,我们要敬献给在郯城大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五万余名亡灵,运河两岸因你们而重获新生!”
所有人再次与他一样,将杯中的酒水,仰头泼向了天空!
有个别年轻人第一次参加这个庆典,便不解地小声嘀咕道:“关郯城大地震什么事啊?”
立刻有上了岁数的人,用严肃的目光制止了他!
臧家梁似乎听到了年轻人的疑问一般,放下酒杯继续说:“距离郯城地震两年后,康熙在其十周年大典上,下旨大赦天下,但同时发配所有的政治犯,前往地震灾区,进行灾后重建。同年深秋,一支漕运船队从北京沿大运河南下。此时在幽暗潮湿的船舱内,数百名政治犯挤在杂乱的货堆中,他们都是明未的高官显贵和反清复明义士,并不知道将面临怎样的命运。船只经过无数次的剧烈颠簸摇晃之后,终于到达了窑湾。此时,原先的旧县因为地震,早己经屋毁人亡,仅剩一片废墟。好在这批特殊的移民,不仅文化素质极高,还有管理国家经验,他们开始在废墟上精密规划,很快重建了新的家园,并借助十六年后的黄运分离契机,身份也悄然从建设者转化为商人。而我们就是这批移民的后代,这就是所谓的人和!所以,这第三杯酒,我们要敬献给具有远见卓识的窑湾移民祖先!”
说完,他一饮而尽!
所有人第三次与他一样,将杯中的酒水,仰头泼向了天空!
与此同时,会场响起了三声敬献的礼炮、经久不息的掌声以及热烈的欢呼声!
臧家梁见状,更是豪情万丈,声音更加慷慨激昂了起来:“为了感谢我们的母亲河-大运河、为了牢记窑湾先人在废墟上建立家园的丰功伟绩,我们大家合唱一曲《大运河之歌》,好不好?”
众人立刻声音震天地异口同声地说:“好!”
臧家梁立刻挥舞起手臂,率先唱道:“大运河啊,预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