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区区三十万

运河码头 房忆雪 1767 字 2024-05-20

徐佩芸点点头,无奈地说:“好。”

……

夜半时分,运河码头管理处内。

走在前边的徐佩芸打开灯,立刻,偌大的房间立刻形如白昼。

臧远航环视四周,感慨万千道:“这里的一桌一椅,都见证了码头两百多年的变迁啊。”

两人边走边留恋着抚摸着办公桌以及墙壁,不知道不觉来到二楼的船模区。

臧远航指着一艘破旧的划子船模型,忍不住娓娓道来:“据《运河码头简史》记载,清康熙年间成立运河码头时,只有清一色的划子船。这种船只有一支浆,一根竹篙,连舵和跳板都没有。和现在的远洋货轮甚至普通货船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可是,划子船吃水浅,掉头灵活,既能在小河浅滩中自由划行,又能驶入大江大海。所以一直到现在,我们码头还需要有很多只划子船,通过护城河将货物运到大运河。也就是在这种划子船的基础上,才有了我们现在的运河码头。”

说着说着,他不自觉地走到一只沙船前。

徐佩芸好奇地问:“那这种沙船的历史呢?”

臧远航叹了口气说:“这是清顺治年间从南京龙江船场买的沙船,明朝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有62艘是同类型的船。”说到这里,又走到一艘小货轮前道,“这是1903年,码头买的第一艘小火轮。直到1914年,也就是爸爸和欧州五国签订《粮食换石油》协议后,码头买的船才越来越多,以至于有了现在的规模。”

徐佩芸不禁感慨万千道:“是啊,这里的每一艘船,都凝聚着我们每一代祖先的心血,都为窑湾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让它们落入心怀叵测的人手中。如果那样,不但对不起360余家商户,更对不起在废墟上建立家园世世代代窑湾先祖!”

臧远航闻言,忍不住紧紧握着她的手,动情地说:“谢谢你,佩芸。如果不是你这么长时间的坚持,码头现在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呢。”

徐佩芸勉强笑道:“应该的。”边说边不易察觉地抽回了自己的手。

臧远航立刻意识到什么,尴尬地说:“对不起,真是委曲你了。你和涟泰哥相爱至深,等码头的事情处理完毕,你们一定会有情人终成眷属。”

徐佩芸眼晴一亮,不由微笑着点了点头。

……

傍晚时分,小蓬莱一楼某包厢内。

徐立秋、姚平、李浩和三个洋人端坐在桌前,正在推杯换盏、谈笑风生,看上去好不热闹。

众人一起举着酒杯道:“cheers!”然后一饮而尽!

徐立秋放下酒杯后,立刻竖起拇指,对一个洋人说:“汤姆森先生,你好酒量啊。”

汤姆森用还算流利的中文道:“那是因为,你们窑湾的绿豆烧实在是名不虚传!”

徐立秋一拍胸脯说:“这个自然!不但绿豆烧名不虚传,这桌船菜也堪称一流,等大家吃饱喝酒,我再请你们去运河花船上玩个痛快,哈哈哈!”

汤姆森连连摆手道:“不行、不行,明天我们还有合同要签呢。”

徐立秋不由哈哈大笑说:“好,签完合同,我就带你们吃遍窑湾,保证你们来了还想来,哈哈哈。”

众人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同时举起酒杯:“cheers!”

徐佩芸在门外听了听,便毫不犹豫地推门走了进来。

她扫了一眼众人,淡淡地喊了声:“二叔。”

刚才还其乐融融的气氛,立刻就僵住了。

徐立秋见到她,神情立刻大变,不禁惊讶道:“佩芸?”然后微笑着对其余人抱拳说,“各位,失陪了。”

边说边迅速站起身来,一脸戒备地走到侄女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