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胜读十年书

运河码头 房忆雪 1734 字 2024-05-20

随即,孟采薇就提来了一壶热气腾腾的开水,娴熟地给三人沏上茶。

沏好茶孟采薇却并没有走,而是低头站立在父亲身边。

孟昭桓竖起拇指,称赞道:“远航,修铁路这么大的事,本应是政府所为,可在你的大力运作下,却用民间集资和贷款方式促成了,真是后生可畏啊!”

臧远航却眉头一皱,自责地说:“在孟先生面前,我着实不敢隐瞒。说起来真是惭愧,修建东陇海铁路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是现在却迫于人为因素,不得不北移到35里之外的草桥,也许因此,窑湾将失去发展契机,甚至有可能从此衰败啊。”

孟昭桓却摇摇头,不以为然道:“你不能总把眼光放在窑湾!”

臧远航不由一怔,茫然地说:“请先生明示!”

孟昭桓喝了一口茶,滔滔不绝道:“远航啊,你要知道,别说是窑湾了,往小了说是一个人,往大了说是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永远风光下去!正所谓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又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窑湾自建制以来,己经兴盛千余年,就算衰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但是东陇海铁路的修建,和西陇海铁路形成一条完整的陇海铁路线,这条路线横跨东中西部五省,一旦修好通车,将对中国未来的交通运输、经济、政治乃至文化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如此,纵贯南北和横贯东西的两大主干线就可以完整并会,再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大运河交相辉应,就可以串起大半个中国了。徐州将因此成为中国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交汇点,大大提升其与沿途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所以,你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有什么再由为短短的35里,甚至小小的窑湾耿耿于怀呢呢?”

臧远航听了这番话,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由衷道:“真是太谢谢你了。真是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一直察言观色的陆元榜,趁机说:“所以嘛,如果孟先生去我们的新学堂执教,一定能让更多的孩子‘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们的人生也会因此少走很多弯路!”

孟昭桓却微微一笑道:“元榜,你看你又来了。我知道你的心思,总感觉我们的私塾落后了,想要全部象西方人那样搞新学堂。其实,现在很多大商号还是愿意把子女送到我们私塾的。我不仅教他们读《四书》、《五经》,也教他们财会账目;不仅教他们仁、意、礼、智、信,还把《孙子兵法》战略战术及《三十六计》巧妙运用在商务上。正因为此,弱小的窑湾才能面对西欧英、法、美、加拿大和比利时等国强大的市场,以我之强取敌之弱,用我们粮食、陶瓷等土特产换取他们的石油、自行车等洋货。另外,我还教学生们医药及养生之道,比如《药性赋》、《汤头歌》等等。”

陆元榜闻言,连忙望向臧远航,并点了点头。

臧远航立刻会意,试探地问:“孟先生,你说的都对。可是现在西方外来文化来势汹汹,甚至有人声称全盘西化,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恰在此时,孟采薇正在给陆元榜续茶,因为太过集中精力听二人对话了,没有看到茶水都满得溢出来了。

陆元榜立刻觉察到她的异样,不由轻叩了叩桌子。

孟采薇这才吃了一惊,连忙停止斟茶。

陆元榜微笑地望着她,一脸的若有所思。

孟采薇立刻面红耳赤,同时羞涩地低下了头。

孟昭桓并没有看到这些,仍然在侃侃而谈:“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再三思考过。我们是五千年礼仪之邦,祖先传承给我们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这些是西方外来文化远远不能比拟的。但是现在,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再加上各地军阀混战,我们贫穷落后了,当然就要受外族入侵。今后我们要做的,是提高传统文化的优势,并结合西方文化的精华,推陈出新,形成更强大的中华文化,而不是全盘否定自己、照搬别人!”

陆元榜趁机道:“孟先生,你的见解很独到。如果去新学堂,将自己的见解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一代,不是更好吗?”

孟昭桓却坚定地说:“我是孔孟弟子,终生读圣贤书,不愿改祖制去适应所谓的西方文化,实在抱歉了。”

陆元榜不禁面露失望之色。

……

孟家门口,臧远航和陆元榜肩并肩走出来。

臧远航歉然道:“对不起,没帮上你什么忙,白来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