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他冷冷一笑,不慌不忙伸手打了个响指,夕阳之中,一头勇猛无敌的棕色毛驴,拖着小板车
从天而降!
只见它绕过辽军第一重包围圈,又跳过第二重包围圈…接连越过重重包围后,它准确无误来到赵光义面前,朝他含情脉脉看去,“啊额…啊额…”地叫唤几声,仿佛在催他快上车!
赵光义噌地跃上驴车,然后——毛驴拉着小板车上的他,腾空而起,一直到跃出辽军的包围圈才落地,让辽军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竖,甚至忘了要追他们!
赵光义回过头,朝契丹人轻蔑一笑,"养驴千日,用驴一时!学着点,老子要表演绝技了!"
下一秒,不顾屁股箭伤疼痛的赵光义,驾着驴车左奔右顾,爬坡下坎,一路弯道超车
,如同一阵风消失在辽军的视线中.
萧萧西风中,快乐的车神以超70公里的时速一路漂移,开心地挥着金鞭大唱起来,“噢噢噢!我是一个赶驴匠,漂移有点忙,一夜跑上三百里,心跳并不慌,若要问我是哪个?开封赵二郎……"
【汉武帝刘彻:哈哈哈哈哈,这特么就是那个赵二吹嘘的丰功伟绩?噗…不过他赶车的技术确实很驴,驴驴驴!】
【汉文帝刘恒:就这军事水平?连李隆基都不如,竟敢鄙视我家世民!】
【秦始皇嬴政:是驴给了他勇气。】
【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驾驴车兮滚回乡!】
【宋真宗赵恒:不许嘲笑我爹爹!我给爹爹争气了!】
【明tai祖朱元璋:我去!真不愧是亲父子,你那叫争气?我家朱棣敢这样,老子能把他扒皮!】
【明成祖朱棣:谢谢爹的父爱,我没那么怂!】
【宋tai祖赵匡胤:家门不幸,让大家见笑了!】
【唐太宗李世民:唉,赵兄不必介怀,谁家不出那么一个败家子呢?】
【明成祖朱棣:只不过,他家出得有点多。】
赵匡胤看完这句话,再想到神画所言,这趟是批量上榜,批量!这意味着别的王朝只出一个混蛋,而他的大宋出了两个!
他突然觉得脑袋有点晕,这难道,就是我夺世宗基业的报应吗?
他为求得良心安宁,遂吩咐下人道,"去,给郑王他们母子二人的待遇再提高一个等级!朕在此立誓,谁敢对世宗家人不敬,朕这把剑绝不留情!"
另一个时空的赵光义,看着画面中那张跟自己一模一样的脸,起身尖着嗓子对大臣们喊道,“别看!别看!那不是朕!朕没唱歌!朕没当俘虏!朕保住了大宋天子的威仪!"
大臣们嘴上纷纷称赞官家英明,暗地里讥讽不已,一个愚蠢的怂货,不过看起来很好忽悠,嘿嘿…
已经有人在悄悄思考,回头该找个什么由头,从官家手中那笔变成内库府银的金山里捞上一笔…
【在后世的评价中,高粱河之战,是北宋第一场大规模主动出击辽境的战争,但它是一场仓促的、临时起意的战役,这场战争彻底终结了北宋统一的步伐,让辽宋
之间微妙的攻守平衡被打破,从此,辽军屡屡南下侵犯,宋军连连战败,此战堪称开启了北宋对外战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赵匡胤只觉一股铁锈味在口中蔓延开来,连连战败?由盛而衰?
不!不!这不是朕的大宋!
他眼中喷出熊熊怒火,颤手指向赵光义,“把他…把这个逆贼拖下去,杖责六十!”然后,他听到了下一句天音,
【当然,此事还有后续,一路坐驴车奔到涿州的车神,屁股还没坐热,就听到一个惊天霹雳——将士们找不到自己,到处流传自己身先士卒光荣殉国的传闻,大伙正在筹备立随征的赵德昭上位!】
【他一边命人把自己没有殉国的消息传回去,一边急匆匆赶去保住了皇位。可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回到京师后,他决定,将士们攻取北汉的赏赐,干脆就不发了!】
赵匡胤愣住了,啥…啥意思?你不把老子打下的江山还给我儿子就算了,还不发将士们的赏赐?
将士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为大宋卖命冲锋,图的是什么?不为升官晋爵发财谁跟你干,啊?老子再抠门,对打了胜仗将士们的赏赐,那也是哗哗哗如流水一样啊!你特么真的有病呐!
他起身暴喝一声,跳下殿阶,"把赵光义这龟孙子给朕留下!马鞭拿来!"
下一秒,众目睽睽之下的大殿中,响起赵光义哭爹喊娘的声音,那些依附赵光义的大臣,此时更是屁都不敢放一个,晋王啊,完了,这回彻底失去圣心啦!
牛思进等武将更是暗暗叫好,官家呀,快打死这只会纸上谈兵的龟孙子,他把我大宋南征北战的威名,全特么给败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