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奇原是不信的,但经不住张钊的再三保证。再者,为了让他相信,张钊还趁着换班之后的空闲时间,特意带他去自家后厨瞧了瞧家里买来的新柴火。
袁奇是个注重口腹之欲的人,对柴火方面的了解不少,张钊家的柴火烧出来的味道的确是和坊市上别家买来的不同,一点也不呛人。
是以,才有了今日张钊带袁奇来薪火屋购买柴火的这一幕。
袁奇见到孟小芳,眼前一亮,转身便眼神暧昧地瞥了张钊一眼。难怪他这位同僚那日会如此好心,帮助进城卖柴火的人减轻负担,敢情这位店掌柜的样貌竟是如此出众。
张钊被袁奇这表情搞得浑身不自在,他可不清楚对方心里的小九九,连忙出言提醒后者买柴火。
袁奇付钱很快,此次先行定了二十捆柴火,还说用得好后续会再来购买。
孟小芳就喜欢这种付钱利索的客人,按照老规矩每五捆附送一捆柴火,点清数量后,就让对方带来的家丁把柴火悉数带走了。
薪火屋的柴火质量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没过多久,袁奇就再次光顾了这家小店,还为店里带来了几位新客人。
一来二去之下,薪火屋的柴火好用的名声就打了出去。
出自薪火屋的柴火,不仅烧火不呛人,烧出来的饭菜香,烧火之后留下的灰烬也少,能充分燃烧,使用的时间也比旁的柴火更久。
帝都城中并不缺乏家财丰厚的人家,薪火屋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做。
可是这样一来,就让给其供货的店铺眼红得很。你说同样都是柴火,怎么你薪火屋从我家买过去的东西,就能卖到如此价格呢?于是乎,这家店的店主便打着薪火屋的供货店铺的名义,以二两银子一捆的价格,向外出售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