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阶层也很容易威胁到皇帝。
前朝的圣祖爷开国之初,就立下祖制,公主嫁贤不嫁权。
也就是说,给公主找驸马,基本上就要找那种非官宦人家,但可以是声望很好的世族大户,比如说,翰墨世家、名门望族。但绝对不能是朝廷官宦,更不能是侯爵将相。
所以,基本上前朝就没有出非常厉害的外戚,更没有出现外戚干政抢夺皇权的那种事情出现。
这也算是打压了一个最令人头疼的人群的好手段。
所以本朝建朝之后,沿袭了前朝的这个制度,给公主、县主们选婆家,看中的是诗书传家的名声,而且不找权贵人家。
当然,任何制度都有破绽,因为做事的是人,所以也会有所谓的‘特别的情况’出现。等传了几代之后,现在这个制度已经落实的不是那么的严厉了,前朝的长公主因为特别的得宠,皇上非常的溺爱,所以嫁给了晋阳侯。
这个口子一开,那个祖制也就施行的不那么严格起来。不过呢,对于像宁远县主这样,本身母亲不受宠,她自己也不被父皇喜爱,那么就照着祖制寻一个所谓的翰墨世家也就不出意料之外了。
定这个祖制的皇帝考虑的是自己的皇权如何能更安全的握在自己手里,自然不会去考虑,一个普通的没有官宦爵位的百姓人家娶了公主之后,这日子怎么过。
聪明点的公主,希望能和和睦睦过一辈子的,也许嫁人之后收敛一下自己公主的排场,调整心情将自己看成是普通人家的媳妇子,好好过日子。
但也有些公主在夫家依然是放不下自己公主的身份,不但是将丈夫呼来喝去,甚至还将公婆随意呵斥,待之如下人。这种人也有,当然,这样搅合的阖府不安宁的,估计她自己的日子也过得不会多么的顺心。
而现在看来,这位宁远县主就是这第二种人。
借助自己县主的身份在府里敛财,剥削丈夫的兄弟姐妹。温竹青去了宁远驸马府上两次,看看驸马府是什么样吧,那二房院简直和贫民窟似得。如果二房院的凄惨和宁远县主有关系的话,想都想得到,一些人背地里肯定没少咒她。
真是奇怪,宁远县主把日子过成了这样,到底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