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娇娘019

压倒败家夫 夏阳白 3230 字 2024-05-20

孟夏不太明白,云州离这长州骑快马都要跑好几日,贺中珏这是去云州迎二小姐,那再快来回也得一两个月;难不成是二小姐已经在来长州的路上了?

想到这里,孟夏立刻回过神来,如果是这样,自己不是更得赶紧,只是眼泪又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她赶紧用手把眼泪一抹,将一件灰色的衣服穿上,然后外面罩上平日穿的那件浅紫的衣服裳,又把两锭黄金塞在怀里。

孟夏又拿出前几日给小全做的衣服和鞋,说是小全的生辰要到了,让鲁婆子买菜的时候,顺便捎给小全,孟夏早就摸清楚鲁婆子早上买菜大约要花大半个时辰,让她再给小全送衣服和鞋子,至少就得用近一个时辰。

孟夏这几日都非常乖巧听话,整日都爬在桌上画呀写的,鲁婆子和花灯都松了口气,孟夏让给小全送过生辰的东西,鲁婆子也不疑有他,挎上篮子拿了包好的衣裳就出门了。

孟夏见鲁婆子走了,便甩着手走出来道:“花灯,整日画,画得我都厌烦透了,我想绣绣花,你去帮我找点针线还有绷子。”

花灯应了一声道:“只是夫人,您平日不绣那些个东

西,花灯也没备,我去问几位姨奶奶借借吧!”

孟夏一听就不高兴了:“为什么要去管她们借,你让鲁婶买菜的时候带一副回来就是了。”

“可不巧,鲁婶子走了一会子了。”

“王玉不让我出门,我又不喜欢写字,想绣个花都不成,烦闷死我了。”孟夏更不高兴地道,其实她长这么大也没摸过两次针线,在相府的时候衣服破了坏了,她嘴甜,都央那些阿婶阿婆给补几针,花灯忙道,“夫人,先借着使使吧!”

“好吧,好吧!”孟夏不耐烦地道,“你赶紧一些!”孟夏自打认识桃樱起,没见她动过针线,肯定借不到;那凤琴精细事多,就算有,知道是自己要用,也不会轻易借给花灯的;那绿蕉,看样子也有不少小心思的,应该也不会轻易就拿来出来。

花灯跑去找针线,孟夏便把早就看好的两个竹筐在院墙边迭了起来,刚要爬上去,忽然听到院墙外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乱哄哄的,吵闹闹的,街上的人都在乱跑。

孟夏大喜,就算花灯回来看到,自己也有了借口。

孟夏忙爬了上去,看见外面的人跑过去,还有人在说:“城被封了。”

又有人问:“难道是叛匪打来了?”

“那叛匪不是都快被平了吗?”

“那为什么封城门?”

......

院墙外的声音不小,不仅是孟夏听到了,那凤琴、桃樱、绿蕉也都听到了,孟夏还没翻墙,她们都从房间里出来,立在堂屋尽头往院墙外面张望。

孟夏站上筐,往外一看,便叫道:“好些人在跑来跑龙套去,不知道在干什么?”说完不等找线的花灯出来,一下爬上院墙,又从院墙上跳了下去,那院墙比孟家寨自家的院墙可高得多,孟夏落下去摔了一跤,摔得挺疼,不过她顾不得这许多,站起来赶紧爬起来就跑进混乱的人流中。

孟夏爬上院墙的时候,只有一小部分人乱窜,孟夏跳下去,乱窜的人就越来越多,孟夏一边跑一边把外面那些浅紫的衣服脱下来扔掉,往人多流的方向跑,还不放心地回头瞅了一眼,就看见鲁婆子跃上了院墙,孟夏吓了一大跳,她没想到鲁婆子这岁数,爬墙这么敏捷,比她还灵活,赶紧打乱头发,跟着乱窜的人们使劲地跑。

鲁婆子到底回来晚了,最主要是谁也没料长州城突然起了战乱,已经害怕战乱的人跟无头苍蝇一样,不少妇人也都跑上了街,而鲁婆子早上是看孟夏穿着紫的家居服,

自然盯那穿紫色的,所以脱掉紫色衣服的孟夏混入其中,又跑得快,鲁婆子在人群中没有寻到孟夏。

甩开鲁婆子,孟夏就冷静下来,人是逃出来,但这乱哄哄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并不知道,她往四下看,人们都在乱跑,然后出现厮杀的军队,好象都穿了大鹄的军队,孟夏看得更糊涂,不明白大鹄的军队为什么自己打起来了。

最后孟夏决定不跟着人们象无头苍蝇一样乱跑,情急中第一想到的就徐书同,干脆就往捕房跑,让徐书同给自己想法子。

孟夏一口气跑到捕房,没想到捕房,也乱乱的,还不见一个人,每次来都生得旺旺的火盆,这会是冷冰冰的,当然这个天也用不着了。

徐书同那张桌上,今日有些凌乱,孟夏当过徐书同一段日子的文书,知道徐书同就算要处理的事再多,那书桌都不会乱的,所以孟夏十分奇怪。

桌面上堆着许多没处理的东西,孟夏虽当过文书,但对那些卷宗还真不感兴趣,没看从桌面上翻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翻起徐书同的抽屉,最上层的两个抽屉,一个放着徐书同平日吃饭的碗筷,一个放了套捕快的衣服和捕快穿的黑靴子。

孟夏大喜,自己身上的衣服,毕竟是件女式的家居衣服,逃前,是想穿成男妆,只是男妆套在女妆里,实在是塞不进去,而女妆在这乱世,就太方便,伸手拿起那套捕快衣服一看,竟然是套小的,原来自己曾经要了套捕快衣服,徐书同竟记在心上,给自己做好了,放在这里,偏偏自己有很长时间没来。

孟夏赶紧寻个隐蔽的地方就把衣服换了,还有那双靴子太及时了,比脚上这双绣鞋可好跑路得多,便把那双靴子往脚上套,孟夏怕大,还想把灰衣服撕了塞在鞋里,结果那靴子的大小正好合脚,孟夏的眼睛红润起来。

孟夏穿好靴子,便在徐书同的桌下坐着等,结果从下午一直等到第二日早上,外面闹腾的声音才渐渐小了,但是徐书同、栓子和石头都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