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什么也不做,受慕容楚牵制,倒不如利用自己和父亲的身份地位,还有叶冽的权势,为自己谋一份出路。
外人都知道皇后念旧情,帮的是自己的侄子,又会说定国一家团结一致,共御外敌,如此,皇后既有了一个依靠,又得了一个好名声。
众人的窃窃私语响成一片,这时,皇后发话了,“诸位,本宫在这儿先谢谢大家前来赴会,今日召集大家来,是商议如何为皇上分忧的。”
“众卿家都知道,皇帝突然重病,我那个皇儿又是
不争气,没能好好守护自己的身体,以致落了个半身残疾。”说到着,皇后巧妙的暂停。
这样便有人适时的提出了解决的办法,“那便再立一个储君吧,”有人大胆提出,又有许多人附和,“是啊是啊,”“这是个办法呀。”
这时皇后又开口到,“是,众卿家提出的这个法子是现下最行的通的,所以此次召大家来的第二个目的,便是商量储君的人选。”
“想必大家大家早听说了皇帝这段时间一直宠着新立的贵妃,那贵妃又实在是个狐媚子,魅惑皇帝让她掌权,导致现在朝纲不振。”
皇后是个聪明,每一句话都在为后面的话做铺垫,“所以这个新的储君一定要是个权利足够与慕容楚抗衡的。”
这不就将话引到了点子上,真的是无缝衔接,“众卿家大可斟酌斟酌,这储君人选谁最合适?”皇后又不说话了。
这是群臣中又有胆大的发言,“我看今天在这里的
南宁王就很合适啊”,接着又是一片附和的声音,“是啊是啊,南宁王仪表堂堂,征战无数,是个不错的人选。”
“众卿家说的是啊,大家的眼睛都是有目共赌的,南宁王战功赫赫,又是皇亲国戚,值得你们举荐啊。”
这不,皇后就这样领着大家一起拥护叶冽,皇后给叶冽使眼色,这时候叶冽是应该上前去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最好是对各官员的举荐表示感激,叶冽便在皇后的暗示下,走到皇后旁边,看着诸位官员说,“叶冽很感激此次大家对我的举荐,感谢你们的支持。”
“这是叶冽的福气,的各位相助,我定会好好做好这个位置。”叶冽气定神闲的侃侃到来,气势上也是不输半分。
皇后很满意叶冽的配合,直直的朝叶冽投来了好几眼赞许的目光,皇后拍拍叶冽的肩膀,意思是让叶冽回到原来的位置。
而后又继续煽动官员们,“你们知道,凭本宫一己之力,是不可能颠覆慕容楚对朝政的控制的,这还需要你们的帮助。”
“还请诸位联名上书,请求立南宁王叶冽为储君,共同为皇上分忧解难,朝政的兴衰还指望你们呐。”皇后激动的说到。
各位官员回复的声音响成一片,“这是微臣等的本分啊。”皇后的煽动话语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成败就在于官员们是否能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