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南宁王朝去南疆多久,就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这哪一件事不是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如果他这个皇上亲临,也不见得能比南宁王做的好到哪里去,南宁王做来却这样悄无声息。
他看着这些奏折,心中却沉甸甸的,他没有一丝欣喜,只要一个好臣子,却让他感到了很大的威胁,这黄泉本来就属于南宁王的,是南宁王让给他的皇位,心中这个声音又冒了出来,让他惊得一身冷汗。
他看到了一旁的另一张密奏,上面是文博如何掣肘南宁王的!
本来他想着派文博去,不见得有多大的成效,本来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不曾想文博这个人做事如此细致,没有一件事情瞒报。
也是因为这坦白,让他真真切切的看到了,以前只是听说的事情,他以前只是听说,人们对南宁王很拥护,但也只是听说南宁王在民众之间的声望,在南疆势力雄厚。
不曾想,这真真实实的事情就摆到了眼前。
“他再次细细的读了一遍文博的那张密报。”
“今臣初临边关,先是巡查周边民生,在差军务,后又查看军中账本!一、发觉民众对南宁王多有拥戴,可见南宁王居功自傲,二、发觉南宁王军务处置不明,可见其独断专行。三…”
看到这里,皇上突然觉得再也看不下去,说来说去,其实都是一些小事。
也只是事情的两面性,民众对南宁王都有拥戴,说
明南宁王为民办了很多实事好事。
军务处志不灭,也可以说明南宁王上下一心处置,军务部曾托带。
这第三点查其账务,发现过冬的冬衣早已发放。
这要是在弹劾南宁王的不是。
说白了,真有些荒唐,道理上可以说南宁王乱用军资,实际上,这何尝不是南宁王对边关将士的一种补偿和关爱!
看这弹劾的奏折,竟然还有人说南宁王圈养私兵,这简直就是更大的可笑了。
这件事情,人力物力财力,这且不说,这么多兵力,南宁王他能藏到哪里?
对于南宁王的事情,文博的处理方式,皇上一时满意,又是矛盾。
他时常想起南宁王与她过往的种种,想起南宁王,想起南宁王对他的帮助,将这江山拱手相让,又有意辅助他坐稳江山。
有时午夜梦回的时候,他心中也后悔,但是想到站
在南宁王身边,与他比肩的那个女子,内心的矛盾就一层一层的发了起来。
他承认他是嫉妒南宁王,嫉妒南宁王拥有,这样经天纬地的才干,同样也嫉妒他能够得到沈清歌那样传奇的女子
南宁王那里也就罢了,近日沈清歌也不让人省心,每日送过去的补品都见不到沈清歌的人。
他本想着通过太监的嘴,可以知道一些沈清歌的近状,不曾想沈清歌却从来不曾招见过他派去的太监。
这样明晃晃赤裸裸的抵制。
后来是他实在无奈,将自己身边的亲信王公公派去南宁王问候,可沈清歌依旧闭门不见。
只说身体不好,身体不好,他派出的太医也只说要调养,这算哪门子身体不好吗?
还有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