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合一

村民们热情的议论着,那边一行人打算绕着大棚外围看一圈,周嘉妮接过他们手里的篮子让司机放到后备箱里,笑道:“带回去尝尝鲜,尝尝冬天的菠菜跟秋天的有什么不同。”

报社记者没摘,他忙着拍照来着,但肯定少不了他的。

大家在外围转完,随后去了编织厂。

上回王县长来看过了,但市里的干部还没看过,既然来一趟,这编织厂总要看看的。

王县长这回还兴致勃勃的当起了讲解员。

原本只给这边匀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没想到一直待四点半才往回走。

走的时候,宋市长留下了二十块钱,买篮子和蔬菜的钱。

张宝生推了几推没推过,求助的看向周嘉妮,周嘉妮笑道:“领导干部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您忘了咱们去公社开会,翟主任也是反复强调的?”

张宝生一脸迷茫,翟主任强调过这个?

但意思他明白了,这钱得收。

后来小邱同志告诉他,记者同志还在呢,咔咔拍照,你想让领导犯错误啊?

张宝生后知后觉的惊出一身冷汗。

报社记者留了下来,他还要采访一点素材。

周嘉妮也在采访之列,结束的时候还问了问什么时候能见报。

记者叫闻向庆,他道:“放心吧,尽量先排你们的,年前肯定能见报。”

周嘉妮道:“能不能先把蔬菜大棚这个发出来……”她又提到了欢迎全市其他大队来学习的事,道,“这么有意义的事情是不是应该早点发出来,好让大家早点看到,也能做做准备?再者说,市里的会议马上就要召开了,领导这次估计也会在会议上提起,闻记者觉得是会议前发稿好,还是会议后发稿好?”

闻向庆这次来,主要是奔着采摘仪式来的,这稿子肯定得放在前头,算了下时间,道:“哟,还挺紧凑,那我抓紧写,明天回去跟主编汇报一下,看看主编怎么安排。”

“辛苦闻记者了,明天走的时候别忘了去大棚里摘点菜。”

“好好好,这菜确实新鲜,我也不跟你们客气了。”

等第二天送走闻记者,周嘉妮又去了厂里,做送货前的审核工作。

干活的人都问她:“周科长,给我们拍的照片能上报纸吗?”

领导昨天来参观的时候也跟他们所有人合影了。

周嘉妮笑道:“得看报社那边怎么定。”

登了领导单人的,估计合影就够呛登了,看报社的安排吧。

市里那边没有新通知下来,报社那边暂时也没动静,周嘉妮却又再一次坐上了去省城的火车。

邱则铭他们则摘了几大筐菜,连同几坛子咸菜,一起送到了张力海的货车上。

给张力海送了半框蔬菜,让他自己安排分发。

“谢了则铭,也替我谢谢周同志,帮我把这包东西转给周同志……”

邱则铭道:“送去省城吧,我对象在省城那边接货,已经坐车走了。”

张力海还没反应过来,道:“行,那我带去省城。”

周嘉妮给他腌的咸菜,上次让车队里的人拉走两坛子了,已经分完吃完了,这回拉走剩下的。

他又搬了几个空坛子给邱则铭:“那帮我把坛子给周同志捎回去。”又竖着拇指赞叹道,“不得不说,周同志腌咸菜的水平真是这个。”

邱则铭点头,看他一眼,道:“嗯,等到了省城,记得当面谢谢我对象。”

张力海终于愣怔了一下,迟钝地道:“你对象?”他唰地瞪大眼睛,“你跟周同志谈对象了?”

邱则铭嘴角轻弯,点了点头。

张力海重重地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喜道:“好啊,哈哈,好小子,你行啊!”

另一边,周嘉妮下火车后面对来接站的她爸,抬手就亮出去十几斤鱼,周万里眼睛顿时亮了,赶紧压低声音道:“快收起来别让人看见,尤其回了宿舍,千万藏好。”

容易招红眼病。

等拿回家,余慧芳更是喜的什么似的,压低声音道:“唉哟,现在这鱼啊虾啊肉啥的可难抢了,你是不知道排队的那些人,人山人海,现在都不敢让你奶去,生怕给挤出个好歹……”

周嘉妮笑道:“这些咱们慢慢吃。”

还有干海带,又带回来一点粉皮和粉条啥的。

等第二天早上去接货的时候,张力海作为感谢,给她送了一大包干菌子。

周嘉妮不客气的收下了。

陪着她一起来接站的二纺厂食堂大厨,也不客气的拿走了他们那一筐蔬菜。周万里带着另一筐回宿舍区,周嘉妮给了他一张单子,哪种蔬菜什么价,写得明明白白。

余下的一点,她交完货后给两位百货大楼的领导送了去,自是稀罕的不行。

还顺利的结算了上几批货的货款。

随后又去了趟友谊商店。

周嘉妮这一天都在路上,可忙叨了,回去又赶到二纺厂把菜钱领了,再回宿舍区,也是一进门就被没买到蔬菜的人包围了。

这回可不能应了,寒暄着表达了一番歉意,回去对完账,拿上钱,马不停蹄的又赶回公社。

回到大队时候,好消息接踵而至,邱则铭被点了去市里做报告,跟她一起;另外就是,蔬菜大棚的报道明天就出。

那报纸,张宝生托小赵秘书帮他买了二十份,开了大喇叭,一字一句念了三遍,才意犹未尽的关了喇叭。

村里人也爱听,毕竟是本村的事嘛,一个个脸上可有光了。

转眼到了做报告的日子。

周嘉妮跟邱则铭一起去了市里。:,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