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半晌之后,皇帝似乎并没有要跟秦儒华计较到底的意思,又说到:“儒华或许有难以启齿的原因,但朕的耳目之所以被蒙蔽,是因为上行不畅,下令不通。为了改变这个现象,朕决定,成立旧制改革组。”
听到这五个字,周天心里先是一惊。旧制改革组是他先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废除丞相、太尉和御史的终身制,另行成立政务院、军务院和法务院,为将来官员能上能下、能进能退提供制度依据,也为帝国的政制改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现在皇帝突然提出此事,而且是在许开达供出秦儒华之后,才说了出来,这足以证明,皇帝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周天细细思索之下,对皇帝的策略佩服得无以复加。很显然,皇帝是在尝试着与秦儒华做一场
交易。
先是找了个湘西大水的由头,当众将工政部水务司司长许开达逼到了绝路上,许开达为了活命,自然会供出实情,将秦儒华推到前面。
所有的上奏,各部司自然都有记录,所以秦儒华不会傻到指责许开达血口喷人,无中生有,而且秦儒华依然十分强势,只是说了“臣无话可说”这几个字。
关键是后来皇帝并没有追究秦儒华的意思,反而借机提出了要成立旧制改革组的提议。
秦儒华如果不同意,皇帝大可继续拿湘西大水的事情,与秦儒华讨价还价。如果秦儒华同意了,那自然就将他这个皇长孙,彻底推到了朝廷政治舞台上最显眼的位置。
而后者,才是皇帝真正的目的。
此时秦儒华不再是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而是沉声问到:“皇上,敢问这旧制改革组,又是如何运作?又由何人来负责主持?”
皇帝眯着眼睛说到:“朕几经思量,天儿已继任太子之位,虽说他之前已经担任了军械监尚书和平西军团监军的职务,但毕竟时日较短,政务经验不足,所以,朕决定,由天儿担任旧制改革组通政使,全权总揽旧制改革一切事务。”
秦儒华眼皮子耷拉了一下,但并没有出言相驳。
林承周却心里一动,意识到皇帝并没有把话说透,但上前一步,朗声说到:“皇上,敢问这旧制改革组通政使的职位,又是何等级别的官员?我林承周,还有秦丞相、罗御史,又该如何与通政使协调配合?”
皇帝微微一笑,说到:“通政使这个词,原本是几百年前大唐王朝的官职名称,诸位只要是熟知史学的人应该都知道,既是‘通政’二字,其职权便只对皇帝一个人负责,无论丞相、太尉还是御史,都是听其所令,明白了吗?”
此言一出,林承周再无疑问,一言不发,重新
退回到了众官员的队列之中。
但秦儒华却不一样,不仅腮帮子上的肉在抖,就连眼皮子也在抖。秦儒华从政多年,自然清楚皇帝这番话的意思,通政使这个位子,就是不折不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周天被皇帝指认了这个职位,便只有皇帝一个人能管得了周天,无论是丞相、太尉还是御史,从此都要听从周天的命令。
秦儒华忍不住心中的冲动,便要出言反驳,他已经想好了理由,以隐晦的语气指责皇帝毫无理由的安排这么个职位,莫不是要引得朝廷大乱?
但瞬息之间,秦儒华复又想到湘西大水的事情,这件事自然是他理亏。湘西大水的赈灾银子原本已经由税政部拨了下去,是他压了几天没有下放,仅仅这几天的功夫,四十万银子就硬生生的砍了一半,变成了二十万银。
另外一半,则进了丞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