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三国和平共处,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互通有无,许多风俗也在多年的通容下,日渐趋于一致。
就好比这小小檐铃,在独孤青绮还小的时候,就听说南岳有个专研此物的家族,近年更是出了一位大师级巧匠,打造出来的檐铃造型别致,铃声响脆悠长,其作品在世家贵族中备受追捧。
因供不应求,是以出现仿照者,大师胸襟宽广,听闻此等状况,便广开门户,招揽弟子,带动府宅所在的整座岭东镇生产檐铃。
随后不几年,这座小镇出品的檐铃便覆盖住三个国家,因为出自一处,自然可以说是大同小异。
而这揽月园里的檐铃,铃托与平日所见确实无甚区别,关键是下面的铃铛,却是如今十分少见的月牙状。
独孤青绮想起第一次看到类似的檐铃时的情景:呵…
当时她觉得十分稀罕,想要跳上去摘个下来仔细瞧瞧,却被欧阳俊给阻止。
不过是个檐铃,换作平日,知道她好奇,欧阳俊必定亲自去摘下来给她,这次非但不摘,还不准她去,自然更是好奇。
欧阳俊被她缠磨到没办法,很快妥协并耐心向她解释,此檐铃草图是她父皇亲手绘制,然后交托给大师打造,后经由大师嫡传弟子秘密生产。
此檐铃不但造型别致,就连铃声也是与众不同的。
至于为什么要搞特殊,绝非是为彰显皇家气派,而是作为南岳细作们,寻找联络地点的标识。
也就是说,这揽月园,实际的主人其实是她父皇。
独孤青绮眯了眯眼,沉吟片刻后,点头附和了秋子的说法:“你说的不错,像这样的宅院,檐铃基本出自岭东镇,大体上相差无几。”
秋子刚要松口气,不想独孤青绮又补上一句:“
对了,那天晚上,皇上是几时回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