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这次出战的人,到公元前121年,其实都是抗击匈奴经验丰富的人。

那二次河西之战还是分了两路大军,东西

合围,以西路霍去病的精锐骑兵为主力,从北地郡,大概是今天庆阳的位置,一路从灵武(银川),渡黄河,再从贺兰山到居延海,绕到匈奴大后方,把敌人围在酒泉的祁连山附近。

另外提到的公孙敖,是从第一次河西之战的路线走,从陇西出发,大摇大摆地吸引匈奴注意力,给霍去病快速行军打掩护,另外还安排了李广和张骞攻击左贤王,分散匈奴兵力。

那这一套下来,首先匈奴的注意力被公孙敖吸引,会首先注意到公孙敖的大军。

另一边左贤王会被李广和张骞缠住,分散掉匈奴各部落支援的可能,就算不能切断支援,也能拖延。

那这样一来,霍去病快速行军的优势得到发挥,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绕到大后方,直接来个突袭。

之前霍去病在定襄战里,率八百个人,直接斩获千余人,河西之战,他又带着一万人,破了五座城。

再到这一次河西之战,虽然没有明说霍去病带了多少人,但有记载李广四千,张骞有万,那这样合理推断,公孙敖是带主力吸引匈奴,会安排多一点,霍去病是精锐骑兵绕后,大概和李广差不多,在三千到五千左右。

但这一次,上下加起来可能不到五万的兵力,我算了一下啊,先是三万二百,然后是二三百个匈奴的官吏小王,之后有一千四百多人,加上一千七百多,最后还有投降的匈奴十万。

这个战果,对比我们的损失,汉朝几百年里少见的大捷,又一个历史属于霍去病。

而且在这一战里,他对于战术的运用,以及长途奔袭和擅长闪电战的优势,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高祖刘邦]:大汉之幸,有此人,大汉必能延续千年。

[唐太宗李世民]:虽不知你身份真假,但汉室王朝,仅四百余年,非千年。

[汉高祖刘邦]:你是何人?

[唐太宗李世民]:世民不才,众邦称天可汗。

[秦始皇嬴政]:天可汗?

[唐太宗李世民]:始皇可是有不解,需要世民解惑?

[明太|祖朱元璋]:河西地区,朱家打下了吗?

[清圣祖康熙]:并未。

[宋太|祖赵匡胤]:大宋可有收复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