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后一个月,命徐达为主帅,常玉春等人为主将,继续北伐。
同一时间,颁布诏书,宣称谁能找找到“玉米”,就赐谁爵位。
本来朱元璋打算自己出人手去西域找那个“玉米”。
但刘伯温谏言:“陛下与其自己出钱出力,不如把这些交给天下人,自然有那等想要博富贵的人!”
朱元璋一想也是,与其自己伤财伤力,最后可能还不一定会有回报。
不如交给有勇之士。
自己只要给出一个爵位就可。
简单,省事!
最主要是省钱!
果然,诏令一出,天下有勇之士,积极响应。
特别是富甲侠武之人,更是拼尽全力。
明初的阶级地位是,士农工商。
商人不得穿绫罗绸缎,只可用绢和棉布,并且家里经商,其后代不得参加科考。
现在只要找到“玉米”,就可以一步登天。
有这么个天降“大馅饼”在前面钓着,众人自然竭尽全力了。
…
司农也从王家把《农书》带了回来。
好在王家大义,没有让小人得逞。
朱元璋拿到手里,翻阅了一番。
上面果然是图文并列,如天幕所说,各种工具,机械,多达一百余种。
“好!”
朱元璋激动地拍了拍桌子。
亲眼见到,比在天幕里听说,更让人兴奋。
司农也没隐瞒其中过程,更是着重点出王家的“大义”。
当然,那小人行径的富甲,他也没忘了踩。
敢与陛下“争桃子”,等着挨削吧。
“小人无耻!”
果然,朱元璋听后怒道。
本来收到《农书》的心情,都被对方膈应坏了。
“传令给当地府官,把那商贾一家贬为奴仆,子孙后代不得赎买!”
他不杀对方,却要把对方自作聪明的“登天路”斩断。
不想当商贾,那正好不用当了!
司农听到帝王下令,心里打个寒颤。
这简直就是杀人诛心,比直接杀了对方还让人痛苦。
现在才开国初年,可以想象,如今帝王英明,后继有人,起码也得延续个两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