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究竟是如何从愚昧走向清醒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怕是孔圣人也说不清。只是,这一刻,所有人都感觉到了那种在心中激荡的号召——
用满腔的热血,满怀的热忱,去做创世之举吧!
他们本就该像项将军说的那样活着。
即便单薄的自己只会在这创世之举里占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没有办法留下姓名。但是,人之所以为人,难道不就是理所当然的应该去做一些这样的事吗?
谁渴望血饮冰河,谁又渴望马革裹尸?
明明毕生所求,不过安稳一生,可这样的安稳,是需要用命去换的。现在的人不愿,等战争的车轮轧过,被卷进去的就是下一代。这样的世道,人命何曾值钱过。
既然不忍未知的下一代被裹挟进战争里,不如,还是自己来吧。
驻军大营里,久久沉默。
只这沉默不是拒绝,不是怕死,而是,所有将士都在寻求一个回应项羽问询的突破口。在项羽看不见的地方,民意在迅速汇拢。
韩信敏锐的感知到了这一点,他立刻出声道:“楚王万岁!楚国有项将军,有我楚军这番忠肝义胆的猛士们,何尝不能天下归心!”
被韩信点燃的胸中的激情的将士们,立刻叩首,三呼万岁!
项羽的壮志雄心,这一刻极速膨胀。
他原本想着,只靠言语去纠正宋义导致的一些歪风邪气可能有些难度,但是,血性男儿大敌当前,什么当做,什么不当做,大家居然这么拎得清
——发现了这一点的他,一时之间有些惊喜。
他举起了自己拿的那把单刀,振臂一呼:“众将士听令!可愿随我安定四方的?”
回答项羽的,是那如海啸一般形成的声浪:“我等愿随将军前往!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面对这等场景,项羽终于笑出了声。
他转过身,本想着把手中的刀递给原先的宋义亲卫,毕竟这是人家的刀。他虽然没有其他意思,但身为亲卫的两人吓得不轻,看到项羽似乎是腾出手打算处理自己了,立刻磕头求饶。
两人想的其实也很简单。
作为宋义亲卫,他们先前没有拦住项羽进去,这是很大的失责行为,是罪一。
放任项羽杀了宋义,他们的长官,救驾不及时,是罪二。
现在大战当前,作为曾经宋义手底下的人,被清洗掉也很正常,就算是项羽想要用他们的血祭旗,他们又能怎么反抗呢?
虽然,想法悲观,但紧要关头,人还是试着想为自己求一条活路的。万一,项羽就动了恻隐之心呢?
两人不住的磕头求饶,哭喊声很是凄厉。
只是,项羽完全没有按照他们的设想做出反应,他皱起了眉:“起身,男儿膝下有黄金,要死要活的像是什么样子。
倘若,作为宋义旧部,我说的这些话你们仍然心有不安,唯恐我杀了你们,那不如这样吧。我们可以明明白白的算一账。”
项羽在说这话时,其实跪了一地的人已经在起身了。但是当中有人又听到宋义旧部的字眼,心里又犯起了嘀咕,默默跪了下去。生怕自己因为哪里礼节没顾及到,被项羽寻了错处,拿出来立威。
耳畔只听得,项羽一字一句说的郑重:“你们现在还在苟活着这条命是欠我项羽的,原本我应当杀了你们直接除去后患,但我没这么做,我决定把命借给你们!
所以,日后你们上了战场,必须要英勇杀敌,用敌人的命来还你们欠我的命,听到了没有?”
藏在人群中那批生怕被贴上了宋义旧部标签的人,听到项羽这番话,感动的哇哇大哭。恐怕这辈子都遇不上更好的将领了——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不分青红皂白的事情了,完全没处说理。
比方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将帅也是一样。这整支部队,一旦换了项羽上位,他们就少不得要被清算,丢了性命也很正常。可这种死法太过窝囊了,他们不服气。还不如死在战场上呢!
他们本就不愿掺和所谓的官场政治,谁掌权谁失势这种事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只有他们知道,跟着谁干都是干,宋义那人什么德行,这样的上司,死了总比活着好。项羽只要能带领他们打胜仗,这个将帅,他们认!
所有将士们都来回张望着,似乎是在打量彼此有几分真心,看着一张张跃跃欲试的脸庞。
他们乐观的想着,或许,这一次真的能打赢秦军,毕竟……毕竟,上将军可是名将之后!
才不是宋义那种只懂嘴皮子功夫的孱弱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