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军主将,项羽行动力非常强。
话刚落音,就立刻组织了一次小型的内部会议。楚军出征在外,想要隆重,怕是也隆重不起来,所以一切从简。
参会人员就是他手底下的各个大将,大家都在战场上并肩作战过,因而都很熟悉,气氛融洽。
在这当中,韩信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此时,他非常的紧张,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
虽然之前升了职,但是,他还远远不到将领的程度,只是不再是小兵而已。今天能够参加这种闭门会议,还是沾了项羽的光。
哪怕现如今,他和项羽同进同出,但事实上,他清楚的知道,他并没有真正走进以项羽为主的权力中心。
充其量也就只是沾了跟项羽比较熟悉的光而已。
那些军中赫赫有名的大将,对自己从来亲近有余,恭敬不足。
这可不是他想要的。他投军是要建功立业的,靠的得是自己的真本事,才不是奇奇怪怪的裙带关系,走门路。
他的脸皮还是没有那些项家宗亲来的厚的。
他清楚的知道,想要实现自己锦衣归故里的小目标,一切都得军功说了算。
或许,这一次抢粮草,就是个不错的机会。
所以,当所有将领都落座之后,他也挺了挺小身板,让自己看着也硬朗些,打算待会儿合适的机会下给自己揽个活儿。
眼见着楚军要排兵布阵了,陈余自觉多余,赶忙回了自己军中,打算从旁协助项羽的行动。毕竟,要他主攻,他做不到。协助的活儿,做起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
项羽言简意赅,把当前的情况都说了一下。
其实,他们对战场了解相当有限,主要还是陈余走这一趟特地告诉他的那些,顺便把这次会议商讨的目的也一并说了。
现在他们迫切需要粮草,而粮草在章邯王离大军手里。
那么,派谁去抢呢?
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很重要,但大家心知肚明,带兵过去并不难,抢下来也不难,难的是抢下来之后的事。
麻烦,着实麻烦。
大家脸色的变化,项羽看在眼里。虽然,他坚信自己手底下这些将士都是尸山血海中存活下来的,个个骁勇,肯定没有畏战的。但是,不畏战,不代表就真的愿意去。
有迟疑,说明心里还是有计较的。
制衡之术,从来不止是楚怀王需要考量的东西。
他扫了一眼在场的所有人,大家均是沉思状,藏在气定神闲下的是各自心里的小九九。
这一刻,项羽的大脑十分的清明,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小声提醒他,嘿,该着手搭建以后的核心班子了。此事宜早不宜迟。
姑且当做是神音吧,他这样告诉自己。
事实上,在他当众杀了宋义的前后,他并未同楚军的各个将领进行过任何详谈,也许有些人被自己阵前那一阵讲话唬住了,回过神来也不敢吱声,但是,更多的还是只在执行军令,云里雾里,什么也不明白,然后,就随大流似的马不停蹄的奔赴巨鹿。
军队就是这样,从最高将领,到最底层的小兵,中间隔着的看似是几级将领,其实是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