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差距有亿点点大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3223 字 3个月前

否则,便很难做出一番事业来。

如裴奰这样的人,则更直接。他们看到方重勇腿粗,选择直接抱大腿,简单粗暴。

正在这时,元载一脸激动的走了进来,对方重勇抱拳道:“大帅,前线大胜。王难得部在湖州义兴的国山和张公山之间的必经之路设伏,大败贼军袁瑛部,斩首两千。”

哈?

方重勇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赢了?不是让他退出常州么?”

方重勇不太理解,他明明已经交待得很清楚了。

是要诱敌呀混蛋!

“大帅,战报在此,王难得已经退回常州城了。”

元载从袖口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方重勇,火漆还没拆开。

“唉!”

方重勇长叹一声,拆开信件,一目十行的看完。

王难得在信中写道:

如果直接退出常州,恐怕很难吸引到大量的贼军到长江南岸。

如果贼军就派个几千人的队伍,突入到纵深来探路的话,到时候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还不如在常州以南的要地,狠狠教训他们一番。这样,贼军势必会集中兵力,以防再次吃亏。便可以将贼军的主力吸引过来了。

貌似,有点道理!

“万一王难得把袁晁的兵马吓跑了怎么办?”

方重勇有些担忧的询问道。

“大帅,袁晁的兵马,少说十几万是有的。王将军这一次虽然是大获全胜,自身损失微乎其微。但说穿了也不过是击溃万人规模的敌军,斩首两千罢了。

贼军这么多人,这么多张嘴,不向北挺进不合适吧?”

元载对方重勇解释道。

“言之有理,那你给王难得写封信,让他依计行事。”

方重勇点点头道。

农民起义这种事情,就是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会死,内部矛盾就会爆炸。起义军只有不断的占领新地盘,才能持续壮大自己,并且延缓内部矛盾爆发的时间。

袁晁现在就是想退,也不那么容易退下来的。

“得令,下官这便去办。”

元载面露喜色,转身便走。

“为什么总感觉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

等元载走后,方重勇自言自语说道,他总觉得自己好像算漏了什么。

……

最近的一段时间,袁晁和他麾下的义军被官军打得晕头转向!

在这些义军将领的印象中,敌我双方交战,应该是双方列阵对峙,然后拎着刀砍人。又或者是围着城池亡命的攻城,城破以后打砸抢就行了。

但近期与官军的正规军交战后,袁晁却发现,那些战斗,好像完全跟想象中的不一样!

比如说最近败的一场就很令人窝火。

常州以南的隘口,也就是国山与张公山之间的某处,袁晁之弟袁瑛领兵一万为前锋,在此地被官军埋伏。袁瑛大败,仅仅带着数百骑兵逃脱,其他的兵马都溃散了。

这些人可是选拔出来的“精兵”!

如果说这种事情在情理之中的话,那么杭州这里吃的败仗,简直就是离大谱了。

自从上次在杭州城外吃了大亏后,袁晁也学聪明了。既然杭州城外不适合兵力展开,不方便围起来攻城,那我就把包围圈放宽一点,在余杭、西陵等地部署重兵!

这样的话,就算杭州城内的官军突袭,也不可能占到便宜。

然后袁晁马上就被打脸了。

探明敌情后,车光倩亲自带领三千锐卒。坐海船,在杭州湾以北的盐官登陆,攻克了几乎没什么防备的城池。

然后这队兵马一路北上,在嘉兴以南的地界横冲直撞,连续烧毁了几处粮仓。

最后打到了昆山附近的华亭县,这里是贼军“东路军”的总后勤基地,也就是专门为攻打苏州的兵马,提供粮秣的地方。

车光倩还是老规矩,歼灭看守粮仓的敌军后,命人一把火烧了粮仓。然后来到岸边点狼烟,等海船靠岸后,乘坐海船悠哉悠哉的返回了杭州城。

登州那些常年跑船的大商贾,他们亦商亦盗,麾下水手众多,对于沿海的地形非常熟悉。车光倩就是利用了他们熟悉地形的优越条件,行军的时候始终不脱离海岸线,用兵神出鬼没!

方重勇让车光倩守杭州城不假,但是没有说让他死守杭州呀!

利用海路打到外线,将围困杭州的兵马调度到外线,同样也是解除杭州围困的妙计。

袁晁在起事之前,不过是台州的一个小吏而已,他哪里见过这么高级的战术!结果被车光倩的组合拳给打得鼻青脸肿,优势兵力根本发挥不出来!

当苏州那边的战报,如同雪片般送到在余杭坐镇的袁晁手中时,这位义军领袖已经麻了。

打,还是跑?

袁晁心中天人交战,一时间举棋不定。

最近这段时间的战局,让他感受到了自己“下大棋”的水平,跟对手相比,差距有亿点点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