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门生”们的效率非常高,毕竟这是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没有一个不尽心尽力的。

于是,在张子良教授家饭局的第二天,各大论坛和围脖上就开始陆续的出现一些文章。

这些文章、帖子,多是一些在历史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发布的。

因为周硕的新书内容还没有发布,所以这些“聪明”的专家、学者们并没有去批评书的内容,只是对周硕这个人突然转向历史领域创作的行为,提出了一些质疑。

我们选一篇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放在下面:

【前几天的时候,听说周硕同学将要发布一本历史题材的新书。初听之下,并不在意。仔细思量之后,我才发现不妥。作为在历史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几番思量之后,实在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周硕同学误入歧途,还是决定给后辈一些不怎么中听的忠告。】

【周硕同学的才华,我向来是十分认可和佩服的。自《滕王阁序》闻名天下以来,又有《少年龙国说》等文章、诗词名篇问世,其在通俗领域,亦有着惊人的成就,《射雕英雄传》开一派之先河,风靡大江南北。我不止一次的看到媒体上报道的周硕现场作诗之类的新闻。可以说,周硕称得上是近五百年以来,最有才华、最成功的作家、诗人。这颗冉冉新星,正以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崛起。】

【也许是成名太早,也许是崛起太快,也许是夸赞的话听得太多,年轻人的心态似乎变得有些浮躁,居然把目光投向了严肃的历史。虽然我很能理解年轻人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态,但历史绝非儿戏,治史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太史公网罗天下放佚旧闻,稽其成败兴坏之理¹,又忍辱负重、发奋著书,方有《史记》之绝唱;司马光警枕夜读、残稿作墙²,闭门谢客、精益求精,方成《资治通鉴》。由此可见,非有滴水穿石的水磨工夫,难以在汗牛充栋的史书中贯通古今。】

【周硕同学成名至今,不过短短两年,其年岁也不过二十。要说他读过史书,我是相信的;但要说他能在浩瀚的史料之中穷其脉络,洞见幽微,甚或构建一家之言,则未免令人难以置信。年轻人想要证明自己是好事,有自信也是好事,但我依旧认为,周硕同学还是宜厚植根基,遍览群书,躬身实践,而后再涉足史学,方是正本清源之道。】

老实说,这篇文章写得还是比较中肯的,毕竟在正常人眼里,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想在史学研究上能够自成一家,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奈何周硕不是普通人,他有挂。

他身上背负的是三百多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的智慧。

其他文章和这篇大同小异,都是暗戳戳的说周硕“急功近利”“心态浮躁”之类的,不过是遣词造句不太相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