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擢卫青于奴仆,拜霍去病于少年;唐太宗以房玄龄、杜如晦等青年才俊为股肱;国外亦是如此,多少科技巨头、政治新星都是年轻时就担起重任。”
“历史证明,只要选对人,用对人,给予足够的信任和舞台,年轻人往往能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开创全新的局面!”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选拔机制公正透明,任用过程规范有序,我们担心的所谓‘出乱子’,往往是多虑了。”
“相反,故步自封,压制人才,才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这番引经据典,看似在支持破格提拔,实则在巧妙地转移焦点,将江昭阳个人的“破格”问题,泛化到历史经验的层面进行讨论,冲淡其特殊性。
同时,也为他接下来的“折中方案”做铺垫。
铺垫完成,张超森终于图穷匕见,将目光重新投向魏榕,脸上带着一种“寻求共识”的诚恳表情:“魏书记,各位同志,基于以上认识,我的态度很明确:江昭阳同志,肯定是要提拔的!”
“这既是对他卓越功绩的应有回报,也是落实省委精神的具体体现。”
“更是我们春奉县树立用人导向的标杆事件!”
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摊开,做出一个“折中”的手势:“那么,具体怎么提拔?”
“我考虑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提出来供大家讨论,看是否可行?”他特意用了“折中”和“讨论”这样的字眼,显得既尊重魏榕的权威,又体现民主作风。
魏榕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吐出一个字:“请说吧。”
张超森清了清嗓子,抛出了他精心设计的方案:“是这样,大家都知道,白岭乡的颜源同志,不久前因公不幸殉职,乡长的位置一直空缺着,急需得力人选去稳定局面、推动发展。”
他先点明了一个客观存在的职位空缺,强调了补位的紧迫性,让这个提议听起来合情合理。
“我看,”张超森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魏榕脸上,“就由江昭阳同志,接任白岭乡的乡长职务!”
他随即对这个看似“提拔”的方案进行了解释和定性:“第一,这完成了对江昭阳同志的破格提拔。”
“他从副镇长直接升任乡长,这本身就是一次跨越式的晋升!完全符合‘破格’的定义!”
“因为他确实任职年限不够。”
“我们这样做,就是实实在在地打破了常规,落实了省委‘不拘一格’的要求!”
他反复强调“破格”二字,试图将这个方案的“进步性”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