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寻个仇还换身衣服,真是给他脸了

琉璃厂大街的青石板路被晨露润得发亮,两侧飞檐翘角的老店铺卸下门板准备宰……迎客。

这条街在清朝时是进京举子们的落脚处,如今虽不见青衫儒巾的书生,却依然延续着文脉绵长的气韵,空气中浮动着墨香与旧纸张特有的沉郁气息。

说人话就是琉璃厂大街有很多卖笔墨纸砚的百年老字号,随便找个牌匾大气点的老店,都能跟你扯半天祖上和状元郎探花郎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前段时间高考,还有不少信点的学生家长来这沾沾文气。

虽然古代科举不考外语和理科,但能进京赶考的举人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杀出来的,能给同样过独木桥的高三学子匀点才气。

而且,考完之后有很多学生出门旅游,京城属于人生必打卡的城市之一,自然有不少年轻人光顾。

所以,路明非和绘梨衣两个十七八岁的小年轻出现在这还真不显得突兀。

甚至,有不少摊贩、店铺的老板瞧见他们的穿着打扮,就知道这是肥羊上门。

绘梨衣来中国后,巫女服就当成睡衣了,平日里出门都是穿的喜欢的时尚小裙子。

今天出门也是一样,穿着一身蓝白色的齐膝荷叶裙,腰线很高,腰间扎着天蓝色的蝴蝶缎带,后脑也戴着同色的蝴蝶结。

完美的身材比例和精致的相貌,再加上面无表情的高岭之花气质,是个人就能看出来是高门大户家的小姐。

然而那双瑰红色的眸子却藏不住浓浓的好奇,顾盼流转间泄露出少女的纯粹与天真,如此反差落在那些老江湖眼里,可不就是人傻钱多的典范?

尤其这姑娘身边还跟着个帅小伙,到时候说几句漂亮话,他不得为了讨姑娘欢心,把钱袋子掏空?

管他宰多宰少,先来个开门红。

路明非是个游戏宅,不了解古董,但他懂人心,知道这帮人纯粹就奔着宰客来的。

只是已经答应了绘梨衣来逛,自然要以她开心为主,大不了砍砍价就是。

至于那位弗里德里希·冯·隆倒是不急,他已经靠着言灵·血系结罗锁定了目标,除非对方能瞬移千米之外,否则不可能逃过他的感知。

到时候不知道会拷问出些什么未解锁剧情,要是知道后心情变糟,带着戾气来砍价的话就不好了。

绘梨衣是好奇宝宝不假,但她也是个不差钱的主儿,以往难得放风时间跟着源稚生出去包场购物,从来都是看顺眼的就打包带走,根本不管价格高低。

虽说包包和衣服鞋子都是奢侈品,但那些毕竟她喜欢,而且能用上。

地摊摆的那些产自上周标注出自西周的青铜器皿还是算了,划一下都怕破伤风,她真要对这些感兴趣,找时间拜托老唐和康斯坦丁帮忙订制几件。

堂堂青铜与火之王,别说鼎和觚了,就是高达和初代机也能造出来。

除此之外,一些好看的字画挂饰首饰啥的,只要她喜欢,路明非也都由着。

一路走来的流程基本是绘梨衣停在摊贩前盯着看上眼的“宝贝”,摊主滔滔不绝给漂亮小姑娘科普胡编乱造的历史典故,然后拐弯抹角让男朋友出钱买下送给她,路明非问价砍价然后掏钱。

就比如现在,绘梨衣蹲在一个地摊前,拿起一支鎏金点翠簪子仔细端详,簪头嵌着的“翡翠”在光线下泛起青岛珠江和雪花混合质感的绿芒。

摊主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见状立即堆起笑容:“小姑娘好眼光!这可是慈禧太后晚年最爱的簪子,您瞧这水头,这雕工……”

绘梨衣听不太懂这些专业术语,只能仰起脸看路明非,瞳孔里盛满纯粹的欢喜,显然很中意这支簪子。

“多少钱?”路明非打断摊主的滔滔不绝。

“看二位是有缘人,八千八图个吉利!”摊主比了个手势晃了三晃,表示自己这是良心价。

绘梨衣闻言,毫不犹豫打开包包,准备掏出源稚生给她准备的国内银行卡刷卡买单。

路明非赶紧按住她的手,冲摊主道:“八十。”

“小哥您这砍价也太狠了,这可是皇太后戴过的……”摊主咋舌,说好的年轻人好忽悠呢,这一下直接给他打骨折了。

“这是慈禧在义乌赶工磨出来的玻璃吧。”路明似笑非笑地挑眉,“八十八,不行就算了。”

“成交!”摊主咬牙应下,“也就是看咱们有缘,今天又是开门第一单,换了别人我可不卖……”

唧唧歪歪喋喋不休,能赚八千七百八的只赚了六十八,血亏。

少女却不理会,只顾举着簪子对阳光比划,而后将之交到路明非手上,让他帮自己戴上。

少女戴着蝴蝶结,配个发簪倒也不算突兀,路明非给她戴上,还挺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