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是30日当天晚上在水立方盛大举行,但陈放却没去,让易顶替他。
这倒不让人奇怪,毕竟三年前奥运会就有过不去的例子。
31日那天,全队休息,准备晚上和科特迪瓦的首场比赛。
这里就体现出国家队不专业性,这是一次自由活动,相比NBA来说,缺乏了很多系统性的赛前备战内容。
陈放按照自己的习惯开始赛前当天的备战,赵睿无脑跟随,到了球馆刚放下行李,就看到李凯尔和易进来了。
他们俩是住一屋的,因为陈放没特殊化,其他人也不会越池。
四人相视一笑,这也算是种默契,大家各自做热身,然后在陪练的帮助下,开启训练。
陈放重点是放在投篮上,他需要不断调整发力模式,来找回感觉,垫射这种是很难惯用在比赛中,更多时候,还需要跳投。
4人4个半场,把上午的时间留在了球馆中。
接着,大家结伴在力量房,保持肌肉的活力。
这个阶段,陈放又成了主角,他和易比推举次数,和李凯尔比卧推,和赵睿练跳绳,虽然没全赢下来,但陈放的综合能力,却令人叹为观止。
“我以前是一个举不起,这就是个适应过程。”陈放哈哈大笑。
下午3点半,全队开始吃赛前最后一顿,距离比赛还有4小时,这个进食节点是科学的。
下午四点一刻,球队集合准备开拔。
李楠带着教练组说了几句赛前动员的话,也许是被安迪提醒了,最后示意让陈放出来说两句。
陈放也不推辞,走出来扫看全队一圈后才开口:“没有什么好紧张的,相比后面的比赛,今天是最不必要紧张的一场。”
换别人这样说一定会被视为大话,但出自陈放的嘴里,又截然不同。
“12人名单的煎熬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是我们兑现教练组决策的时刻,每一个能站在这里的人,都被视为球队不可或缺一分子。”
“所以打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把态度和决心展现给全国人民看。”
“谢谢大家,期待我们一起狂欢庆功的那一天!”
严格来说,陈放的讲话不算热血,相反是沉甸甸的嘱托感,但每一个人的表情充分说明,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
教练组都很满意,李楠,姚,王轩都在点头。
解压才是赛前睿智的选择,一味强调比赛重要性,会适得其反。
五点十一分,国家队男篮大巴驶入五棵松体育馆。
此刻炎热的天气,没有阻挡炽热的球迷,五棵松体育馆外,放眼之内全是穿着鲜艳的中国红白国家队服的球迷,而最多的自然是21号陈放的球衣。
这也是盗版印刷最多的号码,几乎人手一件。
进入内场后,球队进行了适应性训练,陈放两边篮筐都在摸手感,感知篮筐的弹性,这点很重要,微弱的差异就会导致命中率上的偏移。
球馆此刻还不允许球迷进入,这要到开赛前一小时才会开放通道,现在球馆更多是媒体和电视台,为转播搭设的工作忙碌着。
接着球队进行了半场阵地战术演练,强化半场人盯人防守与区域联防,这也是国家队主要防守策略。
接着针对科特迪瓦的锋线冲击和快速反击进行模拟对抗,主力和轮换轮流充当假想敌进行演练。
6点半,全队回到更衣室冲凉换上比赛球衣,而教练组也准备做最后的赛前战术布置。
陈放坐在角落里,边听边享受张思鱼的按摩,这算是他的特权,个人按摩师被带进球队。
不过谁会不开眼说这个,你是大腿可能做得更过分。
战术布置是李楠,但战术分析则是安迪来操刀。
此刻,安迪正在把科特迪瓦的优劣进行解析,而孙乐贤也作为安迪的御用翻译,当仁不让的充当传声筒。
“科特迪瓦男篮的战术风格可以用整体优先+高压防守+快速反击来概括,与传统非洲球队靠天赋单打独斗形成鲜明对比。”
“他们是整体篮球,得分点分散,强调传球配合,注重在反击中获得更多的得分。”
“所以我们本场的防守策略应该是侧重在盯防上,不要过度包夹,但需要冲击前场篮板和拖后退防,尤其是对方转换过程,要做到就地延误+整体迅速退防+护框以及篮板的保护。”
“他们喜欢用全场扩大盯人+紧逼压迫,对持球人持续施压,制造失误后立刻推快速反击,靠身体素质打出进攻浪潮。”
“所以我们需要慢落位,多接应点,扩大高低位空间,底角必须有投手落位,反复溜底线以及侧翼空切,借此来拉扯对方的防守阵型,形成空位或禁区虚空化。”
“他们的球员普遍臂展出色、爆发力强,比赛中频繁利用身体对抗打乱对手节奏,甚至不惜犯规来“定调”比赛强度。”
“针对他们的防守特点,我们不要注重身体对抗,去用肢体来对抗,可以适度用上演技,主场作战,裁判会有利于我们。”
孙乐贤面无表情转述,说到这句,更衣室有些骚动,这算是公开让假摔了。
“综合以上论述,科特迪瓦是典型的纪律版非洲球队,用整体防守弥补天赋差距,用反击速度惩罚对手失误,但进攻手段单一,一旦落入阵地且手感不佳,容易崩盘。”
李楠等说完拍了下手,开始做总结,而孙乐贤又得来到李凯尔身边,继续做英汉翻译。
“可以预料,科特迪瓦开场会很凶,我们要控制情绪,不要被带乱节奏,坚持打我们设定的战术。”
“另外,判罚的尺度是未知,遇到不对的判罚我们先别抱怨,教练组会去交涉。”
“最后,科特迪瓦是三板斧,只要我们不乱,对方就会很快露陷。”
说完的李楠又看向陈放,后者摇头,示意不需要他说什么。
接下来就是放录像,孙乐贤进行录像解析,他重点讲述科特迪瓦在冲击篮板,快反的思路和风格,又着重把对方的箭头人物的打球风格做了详解。
“迪恩-汤普森,31岁,204身高,体重109公斤的大前锋,他的特点是中投,命中率在40%,有一定的三分能力,防守他需要用沉退来干扰,他更喜欢走底线,短角区的角度投篮。”
“查尔斯·阿布奥,科特迪瓦的后场双枪之一,世预赛场均11分,他持球威慑不强,善于侧翼三分,有一定的无球能力。”
“苏莱曼-迪亚贝特,科特迪瓦的核心控卫,是个老后卫,有空位三分能力。”
随着孙乐贤的讲解,大家对科特迪瓦的印象更加清晰,这些情报一直有灌输,这一次更为详细。
陈放默默无语,他虽没冥想,但也在清空杂念,平静心律。
做好万全之备,不容有误。
七点,球员返回球场,开始最后的适应场地。
此刻看台已经坐满了球迷,能容纳一万八千人的五棵松体育馆,今天启用了临时座席及内场VIP,这让它今天最大容量接近两万人。
这座代表地球最高端的篮球馆,终于迎来了它最尊重的客人。
当陈王从球员通道出现那刻,整个球馆就沸腾了,起初是从通道两侧开始,随着陈放来到场边,顿时欢呼如海啸般掀起,即便是媒体记者,都在拍掌叫喊。
这就是在家门口比赛的荣耀时刻,快两万人发出的呼喊,震耳欲聋。
坐在技术台后面的观礼席位上的姚都在笑,旁边的副ZX姜海摇头道:“这可比08年你出场的时候,还热闹。”
“自古都如此,锋卫最吃香。”姚可不会妒忌,反而哈哈大笑。
等陈放上场触球那刻,喧嚣更大了,内场VIP座位更是没有人坐下,全部涌到场边,有人拿签名笔和球衣,眼里冒着殷切的目光,嘴里不断高喊:“陈王,陈王!”
这一刻,拼搏出来的荣耀,有了具象化解释。
队友侧目,却发现陈放若无其事,不断换地方接球出手,他的每一次命中,都会在热浪的喧嚣中,再次搏得分贝更高的尖叫。
“这简直比开演唱会还可怕。”记者无不感慨道。
“天王巨星,大抵就是这样子。”
陈放练了会,发现场边坐了一个眼熟的黑人,于是走了过去。
“嘿,老哥!”陈放主动伸手。
马布里很高兴,他兴奋的跳起来跟陈放来了美式拥抱,并且热情洋溢的道:“祝贺你,拿到首个冠军。”
不得说,在中国待了这么久,聊天水平都很高,陈放道:“我继续努力。”
“今天会打吗?”马布里问出很多人想知道的问题。
“看情况,假如没必要我就待着,我脚并没有痊愈。”说着陈放还抬了下左脚。
“这是聪明正确的。记住,身体是自己的,你还年轻。”马布里严肃起来。
“谢谢,老哥,回美国,我们有空聚聚。”怎么说呢,马布里算是在自己还是无名之辈的时候,就热情对待的,就凭这点,陈放就不能厚此薄彼。
“当然,告诉我电话。”马布里拿出了手机,顺势要来合影自拍。
陈放很配合的露出笑容,然后输入号码,做了个CALL的手势就离开。
没几步,看到另外一个黑人,乌布雷,他是安踏签约球员,安踏又是本届世锦赛的赞助商,于是趁着做国内活动的时候,喊他过来助威亮相,图个品牌推广。
“安踏是个好选择。”陈放作为东道主,笑着跟乌布雷打招呼。
后者受宠若惊,他这种在NBA的小咖位,陈王能笑脸在这个场合,已经非常尊重了。
尽管他年龄比陈放大了一岁,但语气却很谦卑。
“我打算回去后,去磐石提升下。”
陈放笑了,也是个聪明人,拍了下他肩膀:“欢迎过来,我们回去聊。”
“一定一定!”乌布雷连连点头。
而最爽的人却是此次安踏的陪同人员,看着这两天鼻子翘到天上的乌布雷在陈王面前跟个小鸡一样,就跟吃了个冰棒,心里爽极了。
随着科特迪瓦球员的入场,距离比赛开始的时间也就越来越近。
陈放投了会就下场,替补席后面是一米八的高隔墙,这边看台的球迷也许是最幸福的,距离陈放不超过三米远,视力好的,甚至连陈放的头发都看得根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