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初年,
许昌城内外,宫殿营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尽显大汉新都的蓬勃气象。
与此同时,陈留郡内,各类报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时间舆论沸腾,四方瞩目。
而在遥远的北方,易水之畔,一场声势浩大的工程也在悄然展开。
公孙瓒的部众,正将一车车巨石与夯土堆砌起来,构筑成一座庞大的堡垒。
这位昔日令鲜卑骑兵闻风丧胆的白马将军,此刻正躲在易京楼的最高处,俯瞰着下方忙碌的士卒。
自界桥之战惨败后,公孙瓒麾下最为精锐的“白马义从”折损殆尽。
平原县与袁绍一战,又元气大伤。
不久前有遭到袁绍与刘虞旧部的南北夹击,公孙瓒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最终不得不放弃涿郡,率领残军退守易县。
此后,公孙瓒心中的豪气已被恐惧所取代,他深知自身实力已大不如前,于是决心效仿曹操,推行屯田之策,转攻为守。
兖州曹操推行屯田,成效显著,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天下诸侯皆有目共睹。
徐州刘备、冀州袁绍,早就开始效仿曹操,推行屯田。
相较这两人,公孙瓒的动作显然已然晚了一步。
至于南方的刘表等诸侯,他们地广田多,也没怎么受到战乱影响,倒也不缺粮食。
公孙瓒一心想要打造一座坚不可摧的军事堡垒,以抵御外敌,于是便有了易京楼的诞生。
这座易京楼,与当年董卓所建的郿坞又有所不同。
公孙瓒摒弃了一切富丽堂皇、华而不实的建筑风格,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防御设施的建设上,力求做到极致。
在易水北岸,公孙瓒命人构筑了十重围堑,每一道壕沟都深达两丈,宽逾三丈,沟底布满尖锐的木桩。
而在这些层层防御的核心之处,一座高达十丈的易京楼拔地而起,巍峨耸立。
这座堡垒以青石为基,铁水浇筑的城门重达千斤,固若金汤。
楼内居住者,唯有公孙瓒及其妻妾,七岁以上的男子皆不准进入。
他还在楼内还囤积了三百万斛粮食,足以支撑守军数年之用。
公孙瓒将这里视为自己的最后防线,妄图凭借易京楼的坚固防御,与袁绍展开一场持久战,期望能将袁绍活活耗死。
殊不知,他这一番大动作,只不过是给自己建造了一座坟墓而已。
……
南方,东吴。
年轻气盛的讨逆将军孙策,率领着六千士卒,在固陵渡口遭遇了王朗的顽强抵抗。
孙策几次发起强渡,试图突破王朗的防线,但均被王朗的守军顽强击退。
最后,孙策采纳叔父孙静的计策,佯装退兵,实则绕道富春,从陆路奇袭王朗后方。
当王朗发现营寨后方突然起火时,才惊觉自己中了孙策的计谋。
但此时,孙策已经率领骑兵,杀到了辕门。
会稽太守王朗拒绝投降,只带着数十亲信连夜北逃,目标正是曹操奉迎天子后,建立的新的汉廷中枢——许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