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宣说,“绿孔雀这么美,若是每次欣赏自己的美貌都要走这么长一节路,太累了。”于是河流分支了不说,还有了一个汪潭水,里面放了鱼苗。
其他人:行吧,绿孔雀本来也需要,虽然不是这个原因,但……殊途同归是吧?
沈书记那边,早就找好了绿孔雀,为了担心绿孔雀突然换环境不适应,孔宣难得贴心地变作原型,其他绿孔雀见了孔宣,不由自主的亲近臣服,将它们待到栖息地后,孔宣还特意陪他们适应了一段时间,让他们熟悉环境,学会如何优雅地在河中的倒影展现自己的美貌。
一禾:就很服气,不服没法。
这些绿孔雀适应差不多一月后,孔宣才离开,离开后孔雀们惊慌了好一阵子,又隐隐觉得孔宣的气息还在,没多久就恢复了正常。
“看来他们适应得很好,”沈书记圆滚滚的肚子拍得啪啪响,“不过现在,因为空间,也才生活10多只绿孔雀……”
一禾开解,“够了,慢慢来,总得有野生的,栖息地里的绿孔雀,和野生的区别只会越来越大。”哪怕尽量让他们保持野外的习性。
“也是。”沈书记也并不贪心,“绿孔雀生存条件太难了,不仅是生态环境的危机,还有繁衍的危机,如今这里面都是绿孔雀,也不存在崽子不是纯种绿孔雀的情况了。”
最终栖息地落成后,还是没有选择可以让游客可以在外面观赏,怕吓到绿孔雀,因此一禾他们最后商量下来,在网上开直播,记录绿孔雀们在栖息地的生活,网友若有打赏,均用作绿孔雀的生活费或者他们栖息地的扩建,账目公开透明。
而这直播的设备和平台,都交给了沈书记负责,确保安全无误。
绿孔雀生态栖息保护地的建成和实施,并不是一件小事,该忧思的应该是官方。
专业团队记录了栖息地开始建造到结束,以及孔雀们那一段时间的适应期,经过剪辑,搭配专业人员的配音说明,禾穗官博,以及相应的官方都进行了同步的视频发放或者转发。
【啊啊啊啊太美了!】
【太不容易了,绿孔雀生存太难了,这个栖息地看着好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