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怀柔挑挑拣拣,说了一些从前跟随师父在外时,见到因为饥荒洪灾、战事和边境骚扰而流离失所的难民故事。
其实大致都一样。
悲惨的理由千千万,悲惨的状态却是大差不离。
桑祁末认认真真跪在沙发上若有所思,想了半天问她:“你说的这些,都是哪些地方你还记得吗?”
桑怀柔打了个哈哈。
总不能说是一千多年的大雍。
桑祁末飞快地阐述自己的方案:“我们可以发起一场慈善活动,给他们修路,捐设备,再派几个懂农业的专家过去,帮他们种粮食。我就不信了,只要他们愿意干活,别的不说,吃饱肚子一定是可以的。”
桑怀柔自从过来现代社会,还没有真正了解过这里的农业技术。
只是先前在桑权家的水电小区,就发现这里的人不缺米面,而且品质十分优异。比起从前的百姓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她忍不住好奇:“现在的粮食有这么厉害?”
桑祁末不以为意:“那当然了,别的不清楚,总得知道袁爷爷吧。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已经攻破1000公斤了,有米吃,再种点大棚蔬菜,绝对不会饿死的!”
桑怀柔愣在原地,久久说不出话。
亩产一千公斤是什么概念呢?
足足是大雍最适宜种植水稻区,且亩产最高地方的四倍啊!
桑怀柔心潮澎湃,也忍不住激动起来:“那,那要是洪涝干旱的……”
桑祁末好不容易显摆一回,压根没琢磨为什么桑怀柔会连这些基本概念都没有。
他扬着下巴骄傲道:“现在都是机械化农业了,长时间不下雨可以人工灌溉嘛,如果安装了现代化农业的灌溉设备,只会更省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