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页

只因着潘家这一家人在五年前,险些丧生火海。最后,幸得宗余所救,才活到现在。

当年,潘大辉和潘小辉虽各自成亲有了孩子孙子,父母也已仙逝。但兄弟二人感情颇深,一直都没有分家。一家大小的人都住在一起,生活十分和睦。

可谁知,天寒地冻之际,正是用炭火用得最旺的时候。大人们忙着干活,小孩子们没人看管,便玩起了炭火。

由于潘家的房子,是用木头做的。炭火被丢到了草垛上,很快就烧起了熊熊大火。若不是因为宗余正巧路过,将他们救下。又见他们的家已被大火烧得只剩灰烬,无家可归,收留了他们,他们哪里能有今日?

在没有被安排来许六月这里之前,潘家的人一直被分成两队。一队在钱庄那头当后勤,给钱庄的伙计们烧饭吃。另外一队,则安排去了佣兵团在越州城的临时落脚点。若是有佣兵团的人来了,就给他们烧饭吃。

这些年来,潘家人干的活儿虽然都是粗活儿,日子过得也平淡。但一家人到底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能保一日三餐温饱,还能送小孩去学堂。

宗余虽常年不曾出现,但对他们一直不错。潘家的人知恩图报,心里头都记着呢。

如今知晓许六月是宗余的夫人,又如此重视他们。不仅把新开的茶楼和酱料铺交给他们,还把秘方都告诉了他们!如此,他们自是不敢懈怠。无论许六月教什么,都仔细听着、学着。

很快……

不管是做点心制酱料,还是接待客人,管理工人,算账记账,他们都有了能独当一面的能力。

随着两家商铺已准备妥当,潘家人也渐渐上了手,许六月便开始买人了。

不管是酱料铺还是茶楼,许六月都不敢轻易用人。要用,就只能用自己人。不肯给卖身契的,她一律不要。

毕竟,这里是越州城,又不是锦州城。

她和宗余都不可能常年待在越州城盯着!

再说了,潘家的人以后要顾及的地方多了去。能帮他们减免一些麻烦,就是一些。

如此,许六月挑了个时间,跟宗余一起去了趟牙行。在牙行那里,又亲自挑选了二十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