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页

灶房里头有个小门,小门出去后是一个很大的天井。

有多大呢?

灶房和柴房有多长,它就有多长。灶房有多宽,它就有多宽。活脱脱,又像是一个多出来的小院。

这天井可厉害了,原本并不在许六月的图纸里!它是彭师傅等人建房子建到一半后,突然萌生出来的一个想法。当然,这个想法在年前就有了,也请示过许六月。得到了许六月的点头后,才建的一个天井。

为何要说这个天井厉害呢?

着实是因为,它用水方便。

天井的后头是直接通向灶房的门,前边和左右两边,都分别围上了墙。可前头的那堵墙呢?是留了孔的。只是那个孔如今被一根竹子给堵上了,所以里头看不到外头,外头也看不到里头。

那堵墙前边,还用石头砌了一个小水池。小水池长有六米,宽有一米,深也有一米。由于上头都铺了青砖,所以比茅房那边的池子,要干净得多。

这个长条的水池,是用来蓄水的。水从何来?自然是那根多出来的竹子了!

原来,在靠近天井这头的方向,还有一块山石。山石上,也有一个泉眼。

由于山上不大好打水井, 所以彭师傅很好的利用了这个泉眼。他把山石稍稍处理了一下,又把经用的竹子打通,做成一条长‘管子’。一头斜插在泉眼涌水口,一头则穿了墙,搭在了水池上。如此,涌出来的泉水就直接流到了水池里。

水池如今接满了水,来不及用掉的,会随着新泉水的流入,而溢出水池。

好在下沉的天井还做了几个排水口,可以把多出来的泉水和以后灶房要倒的污水排到院子外的水沟里,倒也方便得很。

水池虽长,但也只占了一半的天井长度。剩下的那一半,则被摆上几个大木盆,还有棒槌。

最绝的是,彭师傅竟然去河坝边弄来了一块很大的河坝石,并且打磨平整,就这么放在天井里,方便以后下头人洗衣裳!

那石头,虽说不够方正,但也极其难得了。莫说是两个人,就是四个人同时在上头洗衣裳,都是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