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滚石”了,虽然说“滚石”是目前全美乃至全世界销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杂志,甚至有许多乐迷崇拜“滚石”杂志,将之奉为圣经,但在专业人士看来,荣耀至死这支乐队就不适合“滚石”了,这不是“滚石”愿不愿意推广荣耀至死的问题,而是他们二者之间根本就是属性不合的问题,就算是“滚石”想要邀请荣耀至死上封面,估计亨利和百代唱片都会犹豫一番。

虽然萨摩拉对于音乐有很深刻甚至专业的了解,但他一直都是从歌迷角度进行观察的,所以此时亨利对他说的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只能懵懂地听着,却一句回应也说不出来。可是这对于萨摩拉来说,却是一个令他热血沸腾的时刻,他是第一次如此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到音乐的剖面,这也让萨摩拉坚信,这份工作将会无比精彩。

荣耀至死就这样简单地结束了专辑发行首日的宣传工作,但是整个美国音乐界的热闹这才刚刚展开,因为就在今天,荣耀至死这支与众不同、惊世骇俗的乐队真正进入了音乐市场,乐评人、专业杂志、资深歌迷都将目光投射了过来:当初这支横跨美国进行公路巡演的乐队到底是制造了一个噱头还是有真材实料?

而那些关注于雨果演员身份的媒体自然更加不会错过这个热闹了:拥有雨果的这支乐队,实力到底如何呢?这是认真的还是玩票性质的?

这一切,都在“辛德勒的名单”话题火热的情况下,被不断加温酝酿着。

第526章 首批乐评

荣耀至死的首张专辑“几近成名”发行之后,媒体的关注是可以预料到的,毕竟之前乐队长达近五个月的公路巡演已经制造了一次话题,而作为乐队主唱的雨果更是依靠着“辛德勒的名单”成为了1993年年末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物。

从这个角度来说,乐队首张专辑自然是不少人瞩目的焦点,即使是乐队将自己首次正式亮相的地点选择在了伯克利的一家独立唱片小店变形虫音乐,也吸引了三十多名记者抵达现场进行报道,这就可见一斑了。

但是“几近成名”这张专辑推出之后,却引起了火山喷发一般的媒体反应,这可是所有人都没有料想到的,前前后后数百篇的报道和电台节目一天三次的讨论节奏,这几乎让“几近成名”这张专辑的火热程度直逼最近一段时间“辛德勒的名单”所引起的犹太人剧烈反应,这绝对可以说是无法预测的一个局面。

事情必须要追溯到“几近成名”的首批乐评上。

“几近成名”在周四发行之后,由于超高的关注度,周五就有两篇乐评同时亮相。两篇乐评分别来自于两本杂志,“自转”和“另类选择(alternativeress)”。

这两本杂志都可以说是另类音乐的先锋杂志,“自转”如今已经成为了独立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杂志,其销量甚至可以与“滚石”拼一拼;而“另类选择”则是1985年成立于俄亥俄州,这本杂志以硬核摇滚为主,收录大量的另类摇滚、流行朋克、金属核类型的地下乐队,每一期杂志内容都是以地下乐队的访谈、照片、作品为主。

“另类选择”的主要订阅群体就是忠实摇滚爱好者,它比“自转”还要更加专业更加小众,“自转”关注的音乐范畴还包括了嘻哈、雷鬼、乡村等不同的音乐类型,所以虽然都是关注独立音乐、另类音乐、地下音乐,但二者的订阅群体有交错,也有区别。

这两本同样创立于1985年的杂志,成立之后就是巨大的竞争对手。“另类选择”在摇滚铁杆粉丝之中拥有更高的声望,它的销量主要集中在西海岸,东海岸市场十分低迷;“自转”单纯在摇滚领域的权威是比不过“另类选择”的,但是它关注音乐类型更为广泛,也成为了独立音乐界的偶像级刊物,它对于另类音乐的坚持也区别于“滚石”的保守和大众,这使得杂志对于忠实音乐粉丝来说,是不可取代的存在。

显然,两本杂志本身就是直接竞争对手,不过目前“另类选择”还是局限于西海岸、局限于摇滚狂热爱好者之中,而“自转”的市场已经在整个北美全面开花,即使是一些流行音乐爱好者,只要是对独立音乐有兴趣的,都会对这本杂志有所关注。

这一次,“几近成名”的首批乐评就引爆了“自转”和“另类选择”之间的竞争,显然,这两本杂志对这张专辑抱着截然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