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作为一部动作商业电影,没有足够的经费,就意味着没有惊人的特效;没有强大的制作阵容,就意味着没有质量的保证;没有足够的票房号召力,就意味着流失观众的关注。整部作品唯一值得宣传的亮点就是雨果,但偏偏雨果以前参演的动作电影都惨遭票房失利,让人着实是无法下手。
所以,当听到雨果说这是一个“契机”的时候,“你确定?”里克不由就微微皱起了眉头反问了一句。这不仅是在询问雨果是否确定这是一个契机,同时也在询问雨果是否对“生死时速”有如此强大的自信。
雨果没有回答,而是微笑地耸了耸肩,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为什么不?
从机场回来的路上,雨果就听说了约瑟夫对整件事的分析。其实各大电影公司之所以调换档期,也就是担心对手太过强大,结果导致自己的票房受损,那么他们选择与“生死时速”对抗,摆明地就是认为这是一个软柿子,谁都可以捏一捏。不止是竞争对手如此,就连作为投资方的二十世纪福克斯自己也是如此。
这样的情况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都屡见不鲜,好莱坞里更是数不胜数,最佳的应对手段就是用实力说话、用成绩说话、用事实说话。只要“生死时速”在票房上大获全胜,那么什么争议都没有了,相反还可以给那些低估“生死时速”的制作公司迎头一击。
虽然雨果依旧莫不清楚历史轨迹是否会改变,但如果按照原本轨迹来看,“生死时速”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撇开了大场面特效的渲染,反而是回归了相对复古式的传统动作电影,再加上新颖的剧本,让“生死时速”一举成名。
要知道,1994年不仅仅是佳片云集而已,还有动作电影里的巅峰之作“真实的谎言”,可即使如此,“生死时速”依旧没有被抢走风头,和“真实的谎言”被认为是1994年动作电影的巅峰代表作。
所以,雨果对于“生死时速”自然是有绝对的信心。
里克看到雨果如此轻描淡写的动作反而是透露出无比强大的自信,这倒是让里克愣住了,他以前从来没有见过雨果这样的模样,这让他朝约瑟夫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约瑟夫却是早就习惯了,雨果对于作品选择的敏锐触觉确实是独步天下,他给了里克一个肯定的眼神,然后开口说到,“这样的情况,与其正面对抗,不如避其锋芒,然后从作品质量入手,稳扎稳打地进行推广。”
言下之意就是,他对“生死时速”也有十足的信心。
里克对约瑟夫更为熟悉,他也知道约瑟夫如此说肯定不是空穴来风的,这让里克不由又多看了雨果两眼,也许未来的合作会比想象中更加有趣。
一部电影的宣传,方法其实十分丰富多样的,不是说电视节目、电台节目、海报、影迷见面会这种渠道,而是说宣传的重点。正确的宣传重点对于票房的影响力是决定性的。
比如说“阿凡达”在那里宣传演员的演技多么精彩,那就是再愚蠢不过的决定了,同样宣传故事的跌宕起伏,也一样是不靠谱的。所以在宣传过程中,不断扣住视效的恢弘、格局的宏大,这才是最为明智的作品。
再比如说2013年上映的“地心引力”这部电影,在中国的宣传和美国的宣传又有不同,美国的宣传重点是导演阿方索·卡隆(alfonsocuaron)对拍摄技术的革新,超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ofi)”的视觉效果;而在中国则是不断强调这是詹姆斯·卡梅隆送上了至高赞誉的电影,甚至一度让许多国内观众产生一种“这是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新作”的错觉——只因为国内观众对詹姆斯·卡梅隆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了真正的导演阿方索·卡隆。
正确的宣传方法对于一部电影的票房,甚至是口碑,都有决定性影响,这也是好莱坞对于发行公司一向都格外重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