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亚历克斯提问的方式十分宽松,基本上就是让雨果发表官方说法了。之前都是约瑟夫在对外发言,现在轮到雨果自己了。这也是二十世纪福克斯选择了亚历克斯做主持人的原因——这可是自己人。
雨果微微地抿了抿唇瓣,“其实就是一个意外,我喝了一杯不应该品尝的咖啡,但还好事情发现得早,我很快就恢复了,现在也没有事了。”雨果轻描淡写地把问题就揭过了,其实具体问题约瑟夫都已经解释清楚了,现在雨果也就没有必要再详细说,把事件定性为意外就足够了,反正他也没有大碍,没有必要一直揪着不放。
“希望这种事以后都不会再发生了。”亚历克斯为整件事画上了句点,以后即使有记者再问起,估计也就不会有更多收获了。
可是记者们显然还是不会甘心,明知道再向雨果提问也只会撞到一堵墙上,还是有记者迫不及待地高声问道,“雨果,那请问那名粉丝是如何处理的?”这个问题就显得咄咄逼人了,因为他询问的方式是“粉丝”,显然是想要让雨果明白:这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如果雨果回答不当,势必就会引起粉丝的反感。
此时记者们都是在等待亚历克斯提问,所以这个记者的声音就显得很突兀,刹那间集聚了所有人的视线。亚历克斯一着急,就想要再次开口打断记者的无礼提问——这可是在首映之前被禁止的环节,但不想雨果却微笑地看了过去,扬声说到,“你期待我的回答是什么?”
……刹那间,所有骚乱变得鸦雀无声,只剩下闪光灯与空气触碰的炙热在缓缓流动。
第879章 赌注几何
“生死时速”的首映式可谓是灾难连连,先是休斯顿事件,而后是“纽约邮报”的票房赌注,继而导致了媒体联手封杀,再加上二十世纪福克斯错过先机,没有能够抢到中国剧院,这让本来就不被看好的“生死时速”更是陷入了窘境。
所以,二十世纪福克斯邀请了亚历克斯担任主持人,就是避免在红地毯时记者的提问破坏现场气氛,控制红地毯阶段的整个采访节奏。至于记者们的发难,就留在“生死时速”首映结束之后,再狂轰乱炸。
本来出席红地毯的记者名单二十世纪福克斯是需要进行审核的,但现在因为所谓的封杀时间,他们想要邀请媒体出席就已经不容易了,过滤媒体就更加不可能了。所以现场记者自然是参差不齐,这才出现了记者打断亚历克斯采访的意外情况。
亚历克斯虽然只是客串主持人,但也不是刚刚入行的菜鸟了,他还是想要在第一时间阻止那名记者的提问,把话题继续拉回来,但意外情况又再次出现了,雨果居然主动给予了回应,这着实是让亚历克斯措手不及。
雨果不认识眼前的记者,准确来说,他不认识眼前大部分记者,所以他自然不知道眼前这个人赫然是科林·迈勒本人。
作为主编,如今科林早就不出来跑新闻了,他更多时候是坐在办公室掌舵。但是这一次却十分特殊,一方面是因为他和雨果之间的新仇旧恨实在太过复杂,他想要现场亲眼看看雨果的能耐,特别是安东尼·邦德·斯图尔特的心惊胆战让他对雨果也充满了好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纽约邮报”有头有脸的记者几乎都被二十世纪福克斯认了一个脸熟,为了避免在这个“媒体封杀”的风口浪尖上被识破,他们肯定不能主动出现,而且二十世纪福克斯也势必会阻拦的。
于是,属于陌生脸孔的科林就出现在了现场,他已经有近十年没有出现在采访一线了,这种感觉太过陌生却又如此熟悉。
当科林开口提问时,他觉得自己宝刀未老,一句提问里就隐藏了两个陷阱,一个是“粉丝”,一个是“处理”,前者是模糊了加害者的身份,也模糊了道德标准;后者则是模糊了解决方式,增加手段的残酷来凸显雨果的冷血。
科林觉得雨果肯定没有办法应付——即使可以,也会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