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页

“你应该知道,里克和我比较熟悉吧?”雨果无可奈何地扯了扯嘴角,调侃着说到,这让卡梅隆开心地笑了起来。

卡梅隆也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而是又说起了其他事,“对了,里克今天有给你电话吗?最近洛杉矶可热闹了。”

“里克?没有,估计他给乔打电话了吧。”现在其实雨果就是专职演员兼歌手,里克和亨利的事情都是先联系约瑟夫,不然就是联系萨摩拉,然后通过他们来找雨果。所以,雨果对于这些杂事还真不太了解。

卡梅隆立刻就得意起来,用炫耀的口吻告诉雨果,“你知道吗?好莱坞出现了第一个两千万美元片酬哦!”

第985章 片酬波澜

好莱坞演员的片酬一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演员们往往拍摄一部电影就可以有上千万美元的收入,比起依靠唱片、演唱会、商演来扩大收入的歌手来说,演员们每一部电影的片酬都是明码标价的,自然更加惹人眼红。而且,演员的片酬也是衡量他们地位的标准。

好莱坞电影发展历史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崛起为标志,阿诺德·施瓦辛格拍摄“终结者2”时拿到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片酬为分水岭,在此之前演员们的片酬大部分一百万以下就能够解决,制片公司和各大院线的利润十分高;但是在此之后,演员片酬节节攀升,直接导致电影成本不断上涨,也使得好莱坞的商业大片比例逐渐加重。

一千五百万美元,这就是九十年代前半期衡量顶级巨星的标准,阿诺德·施瓦辛格、汤姆·克鲁斯、哈里森·福特等人都是一千五百万俱乐部,能够拿这个级别片酬的好莱坞演员,没有超过二十个,这就是好莱坞顶尖的标杆。

所以说,“生死时速”之后好莱坞各大制片公司都愿意给雨果提供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片酬,才被认为是跨越式的发展,得到了里克的绝对重视。

第二阶段的起点则是1996年,依靠“变相怪杰”、“神探飞机头”系列、“阿呆与阿瓜(dubandduber)”成为喜剧天王的金·凯瑞,在接拍“王牌特派员(thecableguy)”时,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开出了两千万美元的片酬,正式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两千万时代。

“王牌特派员”是一部值得载入史册的电影,不是因为这部电影票房极其出色,事实上这部电影还差点亏本了,四千七百万美元的成本有将近一半都是金的片酬,而结果电影北美票房仅仅六千万,全球票房也才刚刚迈过一亿门槛而已,可以说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但这部作品却在好莱坞历史上有着改朝换代的重要作用。

不仅因为这是好莱坞历史上第一部支付了两千万美元片酬的电影,同时还因为这部电影提高了喜剧电影的制作成本门槛,这成为了各大电影公司最为头疼的一件事。

更重要的还是因为“烂仔帮(fratack)”在这部电影之后就此成立。

所谓的烂仔帮,可以算是一个组织,由一群当时并不非常走红的喜剧演员组成,他们全部都隶属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决定打包捆绑出售这一批喜剧演员,他们拉帮结伙、互相捧场,以“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姿势参与、助阵彼此主演的电影,这种团队作战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以不高的片酬造就了多部喜剧电影的票房记录。

烂仔帮的帮主是本·斯蒂勒,他就是“王牌特派员”的导演,核心成员包括了威尔·法瑞尔(willferrell)、欧文·威尔逊(oilson)、杰克·布莱克(jackbck)、文斯·沃恩(vicevaughn)、卢克·威尔逊(kewilson)、史蒂文·卡瑞尔(stevecarell),其后新生代喜剧明星塞斯·罗根(sethrogen)、乔纳·希尔(jonahhill)、詹姆斯·弗兰科等人也都和烂仔帮有紧密联系。

另外,贾德·阿帕图(juddaatow)、詹妮弗·安妮斯顿、保罗·路德(aulrudd)等人也都和烂仔帮有过硬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