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精英经纪公司超过了联合精英经纪公司,率先成为了三大经纪公司之外,能够长时间、多作品完成打包协议的公司。这不仅意味着奋进精英经纪公司已经逐渐站稳了脚跟,并且已经开始初露峥嵘。
目前仅仅从经纪人的数量来说,奋进精英经纪公司已经达到了七十五名,这和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已经不相上下了。
不过,经纪人数量从来不是衡量经纪公司水准的标准,如果单纯从经纪人数量来说,国际创新管理公司才是最大的,旗下一百七十多名经纪人冠居好莱坞之首,而威廉·莫利斯经纪公司也有一百五十多名经纪人。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却以“区区”一百名经纪人成为了目前业内龙头老大,由此可见,真正决定经纪公司能力的,还是旗下艺人的水平。
而旗下艺人水平则决定了经纪公司打包协议的成功比例。由此可见,奋进精英经纪公司确确实实是成为了三大经纪公司之外的最高领头羊,毋庸置疑。
难以想象,一名演员的一个举动居然能够带动半个好莱坞的动向,这在一年之前都是无法构建出来的画面。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的巅峰时期,他们曾经拥有这样的能力,“夺宝奇兵”的制作就引起了整个好莱坞的轰动,不过后来乔治逐渐转向了幕后,史蒂文则开始专心致志地拍摄战争传记,当初那种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声势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可是现在,如此声势又再一次出现了。仅仅是一部“美丽心灵”,仅仅是一个雨果·兰开斯特,就让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的五大都加入了争夺之中——除了按兵不动的米高梅和派拉蒙,还有自诩资金有限的新线影业。这也是大片时代揭开序幕之后最为特殊的一个现象:不是两亿美元的投资,不是詹姆斯·卡梅隆的恢弘计划,不是灾难片科幻片或者动作片——甚至不是商业电影,但依旧引起了惊涛骇浪。
全球范围之内,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第2070章 传奇经历
好莱坞的翻天覆地对于雨果来说,并不重要,因为确定了合作对象之后,雨果就将所有的经历都放在了剧本的改编工作上。
前前后后雨果已经查找资料将近三周的时间,但却依旧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他不仅把“美丽心灵”的传记小说反复阅读了三遍,而且还认真仔细地观看了一个关于约翰·纳什的访谈纪录片。
在诸多文学著作之中,约翰·纳什和他的博弈论都是炙手可热的焦点,不仅仅是数学和经济,雨果渐渐发现,在其他各类学科的前沿研究之中,博弈论也是绝对热点,彷佛能够在自己的研究里加上一点博弈论就会让整篇论文时髦起来一般,越是那些与博弈论差之千里的领域,比如生物、比较文学、历史等等,越是有学者绞尽脑汁想要把博弈论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之中。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一直到雨果发现,心理学也将约翰·纳什作为研究对象。不过,不是约翰的博弈论,而是约翰的本人。这也是雨果发现那个访谈纪录片的期冀。这盘纪录片还是雨果亲自跑到伯班克cbs电视台的总部,找了两个小时才找到的。
访谈旁白的第一句话就十分有趣,“约翰·纳什曾经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可是他坚称他的疾病是完全依靠意志力治愈的。”
约翰患有精神分裂症,这不是一个秘密,相反还成为了他重要的标签之一。可是,约翰却痛恨精神病院、痛恨药物、痛恨医生,一直到现在,提起妻子将他送进精神病院的情形,他还是一脸心悸。
约翰前后有两次入院经历,第一次是专治上层阶级的麦克林医院,那里的医生将精神分裂症当做心理疾病,每天做心理咨询,试图从童年经历之中挖掘出病情的成因。约翰的同事唐纳德·纽曼(donaldnewan)去探访他,他说,“唐纳德,如果我不变得正常,他们是不会让我出去的。可是,我从来没有正常过啊……”
第二次则是特伦顿精神病院。在访谈之中,约翰和访谈人故地重游,约翰只是站在医院的草坪上,远远地眺望着,却拒绝靠近半步。“他们给你打针,让你变得像动物一样,好让他们像动物一样对待你。”在这里,他被迫接受了如今已经被西方医学界停止使用的胰岛素昏迷治疗:大量注射胰岛素之后,让病人陷入昏迷状态,即使是病人清醒时,也犹如行尸走肉。约翰开始只吃素食,以此抗议医院的治疗——当然,没有人把这当一回事。在长时间的胰岛素昏迷治疗之后,他终于变得“正常”了,他生平从来没有如此谦逊有礼。唐纳德的妻子回忆说,“他看起来乖得就像刚被人打了一顿。”